那个时候我们常常在楼下的餐厅吃午饭,传统的吃法是,菜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卖饭的,但是汤和主食是随意取用的。我承认那里做的饼非常好吃,热腾腾油乎乎的饼切成一小牙一小牙的,看着就好吃。方姨对此饼一向都情有独钟,每次吃完还要用面巾纸小心的包走很多牙,据说是当作转天的早饭。第二天如果你到的早,便可看见方姨在公司的茶水间里热饼吃。这个习惯保持了很久,后来我不在食堂吃饭了,还听说方姨保留着这样的传统,每天都要带一张饼出来。说实话我刚开始的时候对这样的行径多少有点微词,但后来和方姨的交道打得多了,觉得这也和餐厅的内部控制不严格有关系,每天方姨都手举一大摞饼施施然地走出去,每没见被谁拦下羞辱一番。
方姨对自己的体型一向耿耿于怀,所以虽然平时过的仔细,也咬牙办了一张我们楼下健身俱乐部的年卡。(我们楼下的健身俱乐部据说是北京排名十分靠前的专业俱乐部,里面的教练都是帅哥美女。方姨每次锻炼回来,都狂吼一声,那个谁谁谁太帅啦,全办公室都能听见,简直声震四野。我想那些帅哥看到方姨如此的狂热,不知道是不是会心有所感,倾心相授。)老王当时和方姨一起锻炼,常常报一些方姨的猛料,比如我就听说过他们在跳健身操的时候,全场只有方姨一个人根本不理会舞曲的旋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那个女教练实在看不下去了,一个劲地央求,大家跟上节奏跟上节奏。
记得当时办健身卡的时候大家都十分踊跃,但最后只有方姨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在以后的岁月里,我最常见到的场景,就是方姨提着一个小塑料篮子--里面装着洗漱用具走下楼去,每日两次。在这样的强度之下,我上次见到她时,她已经瘦了下来。但是精神很好,看到一桌子的菜,神采奕奕,跃跃欲试的。我看着她运筷如飞的样子,觉得这真是一个很本色的姑娘。
我们当时出过一趟长差,此行容我后文详述。单表方姨随我们来到山西,每天都活泼泼的,给我们增添了很多温馨的回忆。还记得我们当时每天都在当地县城内的一家饭馆吃饭。第一天方姨怯生生的问我能否点一个西瓜。等西瓜上来,方姨却一拍桌子,大喊店家。原来她发现了西瓜上有一根头发。那店家没办法,答应重切一盘来。不多时又一盘西瓜端了上来,但我们一桌人都能清楚地看到那盘西瓜还滴着水呢—人家根本没换,不过是用水冲了冲。我们都暗自好笑,却看着方姨兴高采烈的把一盘西瓜吃完。一周后方姨受命返回北京,结果当晚那个饭店的老板就表示,鉴于我们每天均在此用餐,以后每天都送我们一盘西瓜。后来我们专程打电话向方姨汇报此事,电话那边传来的叹息听起来简直让人落泪。
后来方姨决定离开了,大家都十分的惋惜,觉得工作的乐趣少了很多。此后方姨常常借来锻炼的机会上来蹭我们的饭吃,每次吃完,都让我们怀疑她到底是想减肥还是增肥,但对我而言,我还是喜欢请她吃饭。因为我们一位同事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她说:“看方姨吃饭,你会感受到活着的美好。”
点此阅读本系列所有文章: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第一记&第二记)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第三记-上)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第三记-中)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第三记-下)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第四记—上)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第四记—中)
审计师的浮生六记(第四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