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财务官(CFO)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这是一项针对欧洲、美国和亚洲的741名CFO进行的最新调查发掘出来的“公开秘密”。由《CFO Europe》杂志、鹿特丹管理学院和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合作进行的这项调查发现,CFO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职——他们抱怨说,自己一方面正承受着来自CEO和董事会越来越大改善业绩的压力,另一方面,满足监管机构不断增加的要求也令人厌烦无比。
CFO们的悲观在中国也逐渐显现出来。5月底,联想集团CFO马雪征宣布退休,引发了人们对明星CFO离职浪潮的关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李宁公司CFO陈伟成。
陈伟成是马来西亚人,留着小胡子,显得特别干练。陈伟成拥有逾 29 年财务、业务及并购管理经验,加入李宁公司前曾在多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管职务,目前主要负责李宁公司整体财务管理、资本规划及分配、公司秘书事务及投资者关系。在李宁公司宽大的办公室里,51岁的陈伟成对记者讲述如何做一个“潇洒”的CFO。
记者:最近里昂证券的企业管治评价报告中,李宁公司在所评内地公司名列第一。对于其中的“独立性”标准,李宁公司有何独特之处?尤其是作为CFO这个职位来说,您如何保证自己的独立性?
陈伟成: 这次评价报告里几个主要的评价是自律、透明度、独立性、问责制、责任和公平性,我们得分是85分,满分是100分,中国地区的平均分是51分。我们在116家中国公司中排名第一。就全亚洲来说,共有73家消费类的公司,平均分是62分,我们也是排在第一位。
为公司体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是CFO的责任之一,而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就是治理架构。一个完善的治理架构是在企业的决策程序里达到一个不偏不倚的平衡点。我们的治理架构是这样的:董事局共有9位董事,三位执行董事,李宁先生、CEO张志勇和我;三位非执行董事,都是专业人才;还有三位独立董事。这样的“333”架构就有一种平衡在里面,独立董事有某种责任跟执行董事是不一样的,非执行董事也有某种责任跟执行董事不一样,这确保我们的董事会有一个独立性,这很重要。
在董事会下,我们又设了4个委员会,这4个委员会也是一种平衡。第一个是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是CEO张志勇,执行委员会是为了不用所有问题都到董事会去做决策。
第二个是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成员里面没有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的主席是一位非执行董事,以保证在提名的时候对执行董事可以有所制约。
第三是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主席是一位独立董事。这个审计委员会要审查我们工作的过程是否独立。
最后是薪酬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也是独立董事做主席,里面也没有执行董事。
董事会的企业管治原则是以公司的整体利益为最大考虑点,保证小心行事,从股东及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适当地运用职位给予的权利。这样,每位董事都以专业的知识做出独立判断,并在适当的时候放下权利,避免个人利益和公司的利益发生冲突。
透明度是重要的治理原则,要确保董事会全体成员在清晰的问责制度下各司其职。我们的价值观是诚信和透明度。我们刚才讲到的9位董事组成的董事会,整个体系已经不错了,但要真想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就必须有诚信和透明的核心价值观。
记者:最近广受尊重的联想公司CFO马雪征宣布退休,再加上曾被评为亚洲最佳CFO的亚信公司CFO韩颖去年底宣布离职,在业界引发了一个关于明星CFO离职浪潮的话题。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它会成为一种潮流吗?
陈伟成:我觉得不能因为一两个人走而说成一个潮流,人来人走是很正常的事情,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说的联想和亚信的两位CFO都很有经验,我觉得她们离开很正常。比如现在有人来找我,说给我双倍的薪水,我可能也会跑。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制度不能靠一两个人。
记者:某些案例中,往往是由于一个公司内部对财务数字和CFO职责的不同认识导致明星CFO们的离职。
陈伟成:每个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情况。如果你见到这个环境对你和对公司不利,影响你执行责任,你有责任去推动改革。我来到李宁公司也推动了相当多的东西,包括提升整个IT部门和带入国际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