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链接:
上山,上山,上山[连载一]
上山,上山,上山[连载二]
(十)
我走进那座喜欢的办公楼时还是凉风习习的清晨,为了冒充白领精英,我还特地跑到楼下的星巴克买了一杯咖啡做道具。还记得我的第一次走进星巴克是刚刚到D记的时候,我曾帮过一个朋友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忙。谁知那位朋友是心思细致的人,一定要请我喝咖啡作为补偿。我的第一杯星巴克叫做焦糖玛其朵--如果你没有喝过,那么建议你在这样一个风雨如晦,飞雪飘零的冬日下午,花一点时间喝一杯热热的焦糖玛其朵—根据自己的体型还可以考虑加一份或两份奶油—相信我,幸福的感觉会更加浓郁一点。虽然想法庸俗,我还是愿意因为这杯咖啡记住这位朋友,因为她给了我一次很真实的幸福体验。当时我傻傻的想,要是能常常喝这样的咖啡,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这样的感觉仿佛我中学时之于肯德基和真维斯。由此可以推论,幸福感也会伴随自己长大,慢慢膨胀,促使自己贪婪,忘记方向。比如我现在每次走过办公楼下面的mall, 幸福感会轻巧跳过星巴克,直接飞向旁边的ROLEX。这是人生之于人生观的玩笑,多姿多彩的人生诱惑着你,让你不断修改着自己的人生观--这是我的悲哀,可能也是许多人的吧。
那个公司的办公室小而杂乱。看了让人很不舒服,同事们陆陆续续走进来,慢慢热闹起来,就越发显得杂乱。合伙人还没来,我坐在会议室里发呆,觉得有点后悔,这样宝贵的假期不该用在这样一个小得可怜的公司上。当时还记得我进门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位男士和我友好寒暄,我本该报以温暖的微笑,但是他穿了一件我们称之为文化衫的上衣,上面是雷锋还是刘胡兰我忘记了,但是我不能认为老头衫上面印了一位革命先烈就表示穿得人有文化了,我可能会做出恰恰相反的判断,此外,我也不能原谅一位professional在工作的时间如此打扮。所以我没说话,转身走开了。
又等了一会,终于等来了要见我的合伙人,很精神的一位职业女性。一开口更是让我肃然起敬,虽然没有明显的或英或美的口音,但是逻辑清楚,语言流畅。其间和善的微笑也让我慢慢放松下来。总的来说我们谈得很愉快,合伙人没有逼问我为什么频繁跳槽,而是问我对职业道路的规划是什么?我理解其实她也很想知道我为什么频繁跳槽,但是这样委婉一点带来的效果很好,我的自尊得到满足,也能从容以告其中的诸多考虑。我并没有欺骗,所以也能获得对方积极的认同。这样久违的如沐春风让我也很愉快,一时间忘了那位衣着随便的老兄和狭窄逼仄的办公室。
我在这里要做的事情,就覆盖范围来讲,远远大于在K记时的职责。除去内部审计,财务审阅之外,还要兼顾外部审计,税务咨询和会计服务。公司小,所以不可能像在四大那样专门培养专家。来咨询的客户大都刚刚进入中国,千头万绪,可能均要从我们身上求得答案。我当时还带着在四大惯出来的臭脾气,觉得做这样的杂家需要脸皮很厚,会吹牛皮,远远比不上professional的专业与清贵。但是几年下来,自己也有了一点与先前不同的体会。各种各样的业务做得多了,两样技能慢慢被培养出来,第一个是融会贯通的能力,我慢慢相信世界上的学问均有可通之处,若在一个大的行业背景之内更是如此,若能悟得其中三味,会计审计税务其实也是一人千面而已。呈现出来的纷杂缭乱,但是抓住本体,不顾表象,自然一通百通,就像周伯通一样,懂得了里面最重要的本体,左右互博也不过是娱乐自己的小技。(好像令狐冲也是看穿了冲虚道长画出来的一万多个圆圈其实只是一个核心圈的变体,从而一击得中--由此推论,令狐冲也能把财务学通---玩笑啊,不要认真。)第二个是交流沟通的能力,我一直强调这样的能力,如果大家想在财务这个行业有所发展,硬桥硬马的技术除外,沟通能力方面一定多加着力。在这里小小的解释一下,你看我说沟通能力,而没有说说话能力,可见这是两种能力。沟通的过程可不一定就是说话的过程,表情轻松,态度自然,面带微笑,眼神鼓励,都是非常有效的沟通手段。结合起来才是沟通能力。就好像我们说语言能力,也决不只是说话的能力,还有听,读和写的能力。在这里我有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和大家分享,比如,小马和姑娘吵了架,如果小马飞速前往其家,笑语晏晏,殷勤道歉,如再能自批面颊,效果一定好过打个电话或者发条短信。因为很多复杂的表情,眼神在电话和短信中无法传递,有时候反倒容易闹误会。后来我还有所体会,主动排斥任何电话面试,面试别人的时候也尽量和人家见一面,一通冷冰冰的电话打过去,不能叫做有效沟通,对对方而言显失公平。
以上拉拉杂杂说的两项能力,在后来的日子里帮助小马披荆斩棘,艰难上山。不管遇到多么难缠的客户也能逢凶化吉,化敌为友。因为这两个技能其实解决的都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同”;技术相通了,你看审计会计税务均会是一般模样,必定是个“同”字;沟通好了,思想统一,也无非是个“同”字;
上山的路途漫长寂寞,技术好修己身,沟通好修同道;多几个人一起谈谈说说,多么悠长难耐的岁月也能拈花以待,一笑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