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个“只有盘子,没有蛋糕”的任命。所里能给的只有一个头衔,所有的事情都要由一个刚毕业半年多的年轻人自己去闯。如何在既无资金又无客户的情况下面对不规范的会计市场,如何在不断地失败中学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在开发区这样一个城乡结合部生存下去,成了摆在面前的实实在在的考验。
这期间,王剑辉还做了一件“狠事”,那就是报考AA。“真正促使我报考AA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一工作方面的不顺利,我希望通过报考AA为自己的未来预做准备;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社会上泛滥的“文凭热”。眼见身边有的人花几万块公款就可以买一个硕士文凭,使我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现有的文凭和资质在被不断地摊薄。为了保持自己的社会竞争力,我在报考AA的时候曾经跟我的老师说过,“我一定要拿到一个别人靠钱买不来的职业资格。”
“从1995到1998年,我边工作边准备,用三年时间完成了AA 12门的考试。这三年是一个没有休息没有娱乐没有爱好的三年,是一个自己第一次真正认识自己潜能的三年。当我拿到AA资格的时候,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经历并克服了这三年的各种困难之后所培养起来的坚定的自信心,只要自己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王剑辉目光坚毅。
“取得AA资格的同时,我成为了事务所的合伙人,开始探索国内事务所的国际化道路。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我由大连来到了北京。”
财务总监要演有脚本的戏
2000年,从事IP业务的吉通网络通讯公司筹备在NASDAQ上市,需要一名国际认证会计师担任财务管理部总经理。一家猎头公司找到王剑辉,并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一个刚到三十岁的国际认证会计师,难道不想尝试一下走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机会吗?
以“空降兵”形式加盟吉通公司,王剑辉与吉通公司一道经历了那段由满怀希望到充满失望的上市全过程。“在那段满怀希望的时间里,我努力地实现着向一个管理者角色的转变,努力地将证券市场的要求变成公司的行为;公司上市失败后,我也因为工作方法的简单,迅速地成为所有矛盾的焦点,最后不得不选择离开。”在那段最失意的日子,陪伴他的是罗大佑的《鹿港小镇》,“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那段旋律至今仍在王剑辉心头萦绕,说着,他哼唱起来。“每天傍晚,都能看到成群的乌鸦从城外飞向城里,心中充满了伤感,觉得自己和它们很像,差别只是它们停落在枝头,而我有一个暂栖的屋顶而已。我无数次问自己,什么时候我能在北京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转机出现在2002年,拥有公安部和上海市政府背景的大通国际运输有限公司选择王剑辉担任财务总监,一个大展身手的舞台又出现了。
大通公司当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组织机构的调整,通过事业部的整合,把不合理的组织成本拿掉,把大通改造成一个分条线专业化经营,并能为客户提供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专业化公司。“这种调整实际上是一个公司从经营业务向经营资产进行转变的产业链整合,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比如纵向怎么管理、横向如何平衡,资源怎么划分,条块间出现矛盾怎么处理等等。”
“财务总监一定要演有脚本的戏,通过双重预算、双重考核的办法调动总公司、事业部和地方公司的积极性。”谈到在大通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王剑辉笑着说:“要做好集团公司的财务工作,一定要具备大财政的视角,对于产业链的整合,一定要遵循由简到繁、先易后难,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先解决思想问题再解决技术问题,逐步建立起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资源配置、经营成果与业绩考核相挂钩的管理模式,促进公司各类结构性指标的健康发展。”
王剑辉在大通公司工作了3年,随着嘉里集团控股大通,主动地选择了离开。“主动离开有利于新的管理层开展工作,如果说有遗憾的话,就是大通公司的财务工程没有完工,如果说没有遗憾的话,那就是找到了高教社这片全新的舞台。”
人生如水 岁月如歌
王剑辉喜欢音乐,在谈到职场生涯的时候,其见解也别具一格。“每一个人都是走穴者,单位只是不同的舞台,自己的事业才是永恒的‘曲目’”。
在来高教社后第一个迎春晚会上,王剑辉组织财务部为全社干部员工奉献了自编的音乐剧《岁月如歌》。音乐剧以五十年代、八十年代、新世纪为主线,讴歌了一代又一代艰苦创业、锐意进取的高教人,背景屏幕上老同志们跨度几十年的照片一下子抓住了全社人的心。
“我们排演这个节目,就是希望通过对远逝的旋律的追忆,感谢那些坐在台下的老领导和老编辑,是他们当年马灯下的一笔一画创造了高教社辉煌的历史,感谢那些仍在孜孜不倦的‘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是他们两鬓的白霜托起了高教社腾飞的翅膀.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警醒自己,‘再过二十年我们再相会’,我们能给未来的高教人留下更多的财富,无愧于‘高教人敢立潮头’的高教精神.。”王剑辉说。《岁月如歌》让财务团队的士气为之一振,让高教人认识了这个新来的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