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一名会计人的职业感悟[5]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社区   发布时间:2008-10-10  作者:湖田忽地   编辑:tutuhu

阅读:3471  打印   RSS 字号:||
  五、卧薪尝胆

从原老总退休,在收获了一季失意以后,我就不断在思考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审视近年来的经历,我感受到办公室这种行政管理或非具体性的企业管理工作对专业技术要求并非太高,倚重的除了个人能力,其外更重要的是人际关系资源,没有领导的信任,能力再强也是枉然。鉴于其工作性质的敏感性,往往是依靠人际路线发展,受赏识不失是一条捷径,但若不受赏识就很难获得认可,甚至站错队被作为异己遭排挤打压在所难免。

人在顺境时对未来往往过于乐观,在不如意的时候难免陷入苦闷,考虑事情比较偏激,如果整天怨天尤人的抱怨,不免就成了祥林嫂,即使亲朋好友多半也不会再附和你的抱怨,但逆境也会促人更多地思考。这些年因上级人事变动而对个人职业生涯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改变了我对职业发展的看法,深刻体会到单纯依靠努力工作获得某一领导认可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功法则,因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其时高校新一轮的扩招进行得如火如荼,报纸、网络上各类专业人才培训广告也是铺天盖地,在看了这些蛊惑人心的宣传以后,心动的同时我忽然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担心,象我这样年届而立,只有专科文凭,专业背景不够精深的人未来何去何从?难道就这样随波逐流听由命运安排?

要想将受人事因素对职业的影响降低,那就需要具备精深的专业水平,依托技能可以使职业发展上掌握更多选择的主动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认为自己所学的会计算得上一项具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应当作为自己的专长来精心打造。我深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但要真正从头做起,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切实可行的步骤计划,而且需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2000年11月我参加了经济专业工商管理中级资格的全国统一考试,并顺利通过获得了经济师资格。这一年12月会计专业资格考试政策调整,由经济法、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实务(一)、中级会计实务(二)4门构成,在连续两年中通过全部科目即可获取中级会计师资格,我具备了会计中级资格的报考条件。毕竟这是离开校园数年之后重上考场,为树立信心,稳扎稳打,我计划在2001年报考经济法和财务管理两门,希望有所斩获。教材到手之后,我就制订了详细的分阶段学习计划,每天完成多少任务都有明确的指标,遇到工作忙确实完不成当天任务,我就要求在次日一定赶上,坚决不给自己任何的借口。

中方办公室和资产管理部的工作不是那么繁忙,因为学习的知识与工作相关,新厂长原合资公司老书记还是非常支持,所以上班的时候完成本职工作之余,我还可以看书,这也是我在中方呆了四年之久的原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此就开始了我在工作之余学习考试的漫长历程。

转年到了4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开始报名,为节约时间,我在下半年的注会考试中同样报了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两科。我的稳步推进计划顺利实施,到5月份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步出考场,我觉得考试很顺利,及至8月份查到成绩:经济法81分、财务管理78分,首战告捷令我精神大振,感觉每天学习到深夜付出的苦累一下有了回报。随之在9月份注会的考试中因经验不足而喜忧参半,经济法虽然全部做完但心中无底,财务成本管理考试很多题不会未足一个小时就交卷走人。成绩出来验证无误,经济法65分涉险过关,财务成本管理区区可怜得到29分。强烈的对比让我深刻明白了会计师与注会考试两者之间的差距。

到了2002年,会计师我考了中级会计实务(一)、(二),注会报了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两科。成绩出来,会计师两门分别是80、88分,注会那年的会计是出奇的难,题量大得基本没人能够做完,我做了80分的题目却幸运得到70分过关,财务成本管理因诸多的高数运算虽略有长进而再次折戟黄沙,这次是42分。2003年没有了会计师的牵绊,再接再厉,我一口气报了注会剩余的三门科目,从2002年结束注会考试后不满一个月,找齐了当年的教材我就进入了全面备战,这一年由于非典,备考经历了长达大半年的艰苦奋战。原本想结束注会战斗,却因忽略财务成本管理的风险扣分制,在临交卷时涂上了之前拿捏不准的3道判断题,以54分再次与通过无缘,财务成本管理成为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未完待续,本文来源:http://70niandai.blog.esnai.com/archives/2008/95838.html

 
更多关于 会计人 职业感悟 的新闻 关于 会计人 职业感悟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