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司海健:十年破茧路

来源: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09-01-11  作者:徐宝忠   编辑:zlcx

阅读:4397  打印   RSS 字号:||

如果不翻相册,你还记得十年前的模样吗?有人也许开始模糊了,有人却记忆深刻!深刻的记忆源于今非昔比的境遇——可能有人进步了,可能有人落魄了。进步了,是因为有梦想,有坚持。

这是一个农村孩子因坚持梦想而成长为高级会计管理人才的真实故事,也许那个年代很多财务人的经历或多或少的与此类似。但不必勾画主人公的面貌轮廓,只需体味主人公的成长历程。让我们借着这番经历,徜徉在我们曾经逝去的日子里吧!

本文的主人公——司海健,现任荷兰VMI(烟台)机械公司财务总监。

懵懂入行

司海健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山东阳信农村。“父母忠厚老实,做过几次小买卖,但每次都赔得厉害,只能靠种地维生。在我的记忆中,小时侯家里人好像都没吃过菜,每天都是咸萝卜条加玉米饼。”

因为他是老幺,虽然家里很穷,但却享受着家里最好的待遇。“记得全家都吃地瓜面时,我却能吃上玉米面,后来家里人能吃上玉米面时,我能吃上白馒头,并且馋时还能吃上油条。父母的格外宠爱,也使上学之前的我变得非常霸道。”司海健有点“沾沾自喜”。

“但奇怪的是自从7岁上学半年后,我的性格突然发生了大转变,再也没这么霸道过。到现在我也对自己很奇怪,每次性格的转变都很突然,包括中专毕业后性格的再次转变。”司海健形容自己的性格仍然是软弱,“这与母亲的教育有关。”

“小时候的我还算聪明,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司海健自己略带自嘲地说道。初中毕业后,他考取了山东省一所纺织学校。

“我就读的会计学是学校第一次开设的专业。整个中专时代的我比较平凡,学校的一介平民。而且当时非常自卑,比较内向,一见女孩子或陌生人就脸红,害怕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现在回忆起中专时代,没有太多的印象,好像只有学习和节俭两个概念。”

“由于我们会计班和微机班对门,并且上课时两个教室的门都互相开着,再加上我对计算机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因此除学好本专业外,我还自学了微机班全部的课程。我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教室度过的,每次都会看到我在教室里学习。后来知道了自学考试,中专的第二年就开始了自学考试专科段的征程。”爱学习对司海健后来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实现在看来,真的要感谢中专三年。这三年,是不再被动灌输,让我学会独立思考的三年,是引领我走进职业生涯的三年。”

三年过去了,我们的主人公最终通过亲戚的帮助进了山东省某矿务局的一个下属矿从事财务工作。“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年龄,我们对自己的命运没有太多的选择权。”司海健默念着。

“计算机副业”令我名声鹊起

1996年7月15日,司海健到该矿务局的干部处报了到。在这里他度过了走向社会的“第一个五年”。经过培训他去了财务科。被安排在收入税金组,不到半年,俨然已成为财务部的主力之一。

每到月底,各组的主力便会集中在微机室进行报表编制。“整套报表由三十多张报表组成,涉及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但科里只有一台计算机,所有的账务与报表系统数据都在上面。因结账与报表上报时间仅隔一天,因此结账后必然要熬一个通宵。”

“由于我的逻辑思维还算不错,在复杂的勾稽关系面前能很快的解决问题,因此编完报表后进行勾稽检查时比较复杂、难攻克的错误一般由我来消除。这种机会不但进一步加强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更使我很快地掌握了全套的报表体系。”1997年,他开始担任收入税金组长。

九十年代中期,计算机在公司的普及还不是很广泛。熟练操作计算机与懂得编程的人也不是很多。“因我早在学校时就自学计算机知识,凭着对计算机熟练的操作,我很快就在矿上小有名气,哪个科室的计算机出了问题,基本上首先想到的是我。”这个尤其被他津津乐道。

简单的操作并不能满足他对计算机的进一步探究。他自己开始尝试设计程序以代替日常繁杂重复的工作。针对人工汇总领料单费时费力的特点,他用一周的时间设计出一款小软件,只需录入部门编码和金额便可快速、准确统计出结果。“得到了科内的一致好评,这小小的成绩更加激发了我设计程序的热情。”

1 2 3 4 5 下一页
更多关于 司海健 的新闻 关于 司海健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