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书讯书评正文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述评

来源:财会通讯   发布时间:2009-01-11  作者:葛家澍   编辑:zlcx

阅读:9193  打印   RSS 字号:||

回顾从20世纪跨进21世纪的伟大时刻,人们曾充满了喜悦和希望。因为,第一,人类进入了公元后的第3个1000年。在此以前,人们已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即使在20世纪,曾发生两次世界性的大战,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生活的主流;第二,今后的1000年,在它的头一个世纪,即今后的100年,人们可望进入科技更加繁荣、经济更加昌盛的新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早在1999年10月18日,美国SEC前主席Arthur Levitt在一次演讲中就这样描述:“今天,竞争、科技和全球化的力量势不可挡地汇集在一起,激发出伟大的创造,释放出全新的发现,燃起了一个信念,那就是人类的潜在能力是无穷的。每天,我们都能看到新概念、新发明、新规则在不可思议地重塑我们的世界。”这是一幅多么激动人心的世界发展前景!但是,在世界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中,不确定性和风险总会随之而来。21世纪初期,就发生了两件震撼世界、令人不安的大事。这两件事并无必然联系,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打击了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一件事是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安全,另一件是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信誉,动摇了投资人的信心。2001年9月,在美国纽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恐怖事件,这件恐怖事件使世人尤其是美国人普遍觉得缺乏人身的安全感。同样在2001年11月,曝光了安然公司的会计丑闻,随后出现了世界通信、施乐等公司的会计作假。由此使纽约股市大跌,造成了国际五大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的破产,又使美国股民甚至全球的投资人都因此缺乏投资的安全感。这些会计作假事件对全球的资本市场同样引起巨大的震动。安然事件和随后曝光的若干起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作为一种会计现象,既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孤立的。如果我们回顾一下美国19世纪末以来的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若对美国20世纪最后20年以来的经济特点作一些分析,将不难看到:上市公司之所以通过其财务报告屡屡操纵盈利,粉饰财务状况,对投资人作不实的报导,似乎具有周期性,具有深层次的经济背景。

一、历史的简单回顾

历史是一面镜子,回顾过去,人们往往会发现现在发生的某些现象与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某些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

大家都知道,上个世纪初,即1929-1933年,在美国曾出现一次空前的、影响全球经济的大经济危机(大经济萧条)。这次大经济危机,导致了完全放任的自由资本主义的结束,开辟了市场经济与政府管制相结合的所谓“混合经济”的新时代。这次危机是美国当时各种社会经济矛盾的总爆发。在此以前,至少有以下几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金融资本或金融资本主义(Financial capitalism)在美国兴起。1893年美国就曾发生过一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银行家大量参与了美国公司的经营业务。到1913年,美国的金融托拉斯已在112家公司中拥有341名董事,控制了约220亿美元的资本化资源和资产。金融资本的发展很快地就向证券市场渗透。19世纪末,纽约证券交易所所长克莱威斯(Henry Clews)曾说:金融家们虽然仍对可销售的商品生产企业感兴趣,但他们对发行证券、策划企业购并同样地很可能是更感兴趣。金融业与证券业相结合,助长了金融投机行为。

第二,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大战以后,美国总统哈丁(w·G.·Harding)采取了所谓恢复“正常状态”的政策,开创了工商业的“黄金时代”。那就是鼓励经济的自主放任主义,否定了政府的积极干预。另一位总统柯立德(olidge)则认为,全体公民均有宪法赋予的积累财富的权利,并认为工商企业是促进(美国)精神进步的最主要因素。这就是说,当时的美国政府是把拥有财富看成公民的天经地义的权利并认为不干涉主义才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到1925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放松对公司的控制。工商企业在消除价格竞争方面完全可以自由行动。正像佩威蒂斯和曼瑞罗(Previts&Merino)所说,现在“工商界人士可以自由地管理他们自己的事务”了。

第三,与上述第二点相联系,由于政府对管制企业不感兴趣,会计和审计的作用也就改变了,大多数公司的财务报表不需要也不经过审计。会计师们只好转而为企业提供诸如编制预算、推行标准成本制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此外,他们则主要是在向银行提供信用报告时,成为企业的顾问并帮助企业纳税。从1918年颁布类似公认会计原则的“编制资产负债表的认可方法”(Approvedmethods for the preparation 0f balance sheet Statements)以后,到美国股票市场崩溃为止。美联储(它是最关心企业按一定的规则编制报表寻求银行信用的机构)几乎不再制定什么财务报表准则。在这一段时期,美国基本上已没有发挥独立审计在监证企业财务报表的作用了。

可以想象,在大危机的前10年,美国的企业在财务上进行弄虚作假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另外,还有两个因素又加剧了财务报表的虚假性:

一是许多公司发行无面值(No par value stock)的股票。这种股票的实收资本与其设定价值的差额本应记入资本公积。但由于没有规定资本公积不能转记为盈余公积的准则或制度,于是有些公司不但把这种溢余转记为“盈余公积”,而且用它来支付股利。二是当时在会计界,不但提倡独立性,而且提倡保密性。而“保密”则正中企业的下怀,他们可以在保密的掩盖下肆无忌惮地在财务与会计上作假。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说明上述问题:(1)1925年道奇兄弟公司(Dodge Brothers)进行重组时,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Fair value)仅为8500万美元,而重组时却按账面价值24000万美元被收购,理由是为了遵守历史成本原则。(2)美国火柴大王克鲁吉(Krueger)支付股利从来不是靠营业利润而是通过发行一批新的证券取得的收入。但他几乎拒绝向外界透露任何情况,并得意地把他的成功秘诀归结为“保密,更加保密和进一步保密”。

1 2 3 4 下一页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 的新闻 关于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