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年终奖的发放都要财务部门经手,每个人的奖金数额我们是清楚的。也有少数单位是人力资源部算出数据,只给财务部门一个总额,财务人员也不知道各自发了多少。”南京某制造企业的财务主管韩利向《中国会计报》记者介绍道,“如果领导要求保密,我们绝对要守口如瓶,这是职业操守的问题。”易玲玲在广州一家国有控股的担保公司做财务多年,每年由于年终奖要受不少的冤枉,因为即使奖金情况不公开,实际操作中也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部门完成公司总业务量的67%,但奖金却一点也没比别人多,这是不是有失公平?”几天前,公司的一位部门经理找她抱 怨了一通。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很多企业的收益缩水,员工加薪的期限延后,各项福利削减,对于工薪族来说,年终奖关系到他们能否过好这个年。“往年都是农历年底发,最近半个月来,员工们每天分批来询问奖金的发放情况。”李林所在的港资企业里,年终奖至今还是个谜。
如何发放伤脑筋
在发放年终奖的过程中,会计人还肩负着这样一项重任:如何把奖金发巧了,从而把税负降到最低。
年终奖形形色色,怎样发放是考验会计人的一道技术难题。
《中国会计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单位员工总收入越高,年终奖占的比例越高;越靠近业务部门,年终奖的分量越重。在韩利所在的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基本是定额制;销售人员一般按照销售量;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有一部分是类似于年薪制,平时发一部分,其余的充作年终奖;高层按照利润分红。
“由于年终奖金数额较高,所以最高适用税率往往达到25%-35%,我们财务部门一般的做法是,将奖金平摊到各个月,如此发放税负最低。另外,除分拆奖金外,发放有价证券、礼品和购物券等也是较常见的避税方式,而这就是会计处理方面的小问题了。”韩利介绍道。
对此,李卫华也提醒同行们,有时单位的年终奖多发1元,税金就会多缴许多。由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原理是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超过某一级数时,超过部分就要按高一档的税率计税。遇到这种情况,会计人应该及时提醒主管部门灵活处理。
(文中被采访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