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安绍芸:奠基会计事业

来源:新理财   发布时间:2009-02-15  作者:待查   编辑:zlcx

阅读:2207  打印   RSS 字号:||

安绍芸(1900-1976),河北武清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新中国主管会计事务的首任官员。如果谈论现代会计史,安先生是最不能遗漏的重要人物之一。

安绍芸先生毕生致力于会计事业,有人将他与谢霖、潘序伦、徐永祚等并称为“20世纪中国十大会计名家”。由于安先生的职务原因,他对新中国会计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民国时期的活动轨迹

1940年6月,《公信会计月刊》第三卷第六期在《会计界人物志》中,对安先生在民国时期的活动,有翔实的介绍:

“安绍芸先生天赋独厚,前后益受知于美儒,虽揣摹未久,而于会计经济之学,已融会一炉。民国十五年得获该校经济学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受聘于复旦大学,任会计学教授。旋入大美查账局,为查账员,历时凡三载有半。继又担任中华工业厂及章华等厂为会计主任有年。对于账务制度之设计,会计事项之改进,尽心辟划,贡献尤多。惟国之经济,乃藏于民,不图工商业之发展,无以言国裕。先生有鉴于斯,认为欲求改进,当以提高会计教育程度为先,爰于民国廿二年,与刘大钧博士等合组大成会计统计事务所,始执行会计师职务。频年以来,甚得各方信仰,嘉誉交驰,近更致力教育事业,兼任国立上海商学院会计系主任。”

“先生状貌魁梧,豪爽过人,处事严谨,不假苟且。能辨善断,守正好学,先生之为也。其行如此,洵可为我后学所法取之。”

遗憾的是,在笔者所见的民国时期会计史料中,有关安先生的文字似乎不多。我曾见其英文论文,发表在《会计学报》(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会计学会编,1928年5月),文章标题极长,内容是关于美国会计的调查报告。该刊上还有安先生作为暨南大学会计学会顾问时与他人的合影,当时显得年少且清瘦,很难联想到“状貌魁梧,豪爽过人”。

新中国首任会计司长

新中国成立后,安先生奉调赴京,任财政部会计制度处处长。1951年,会计制度处改称会计制度局(现称会计司),安先生续任司长,主持设计一系列全国统的会计制度,为开创新中国的会计事业打下基础。

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管理的全新背景下,最难把握的问题显然是:如何正确处理会计工作、计划工作和统计工作的关系。

在安先生所发表《拟订中的国营企业新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与格式》中,有一段清醒的论述

“新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如资产、负债两方下的大分类,和大分类下项目的规定,都是和计划、统计的要求相配合的。不过所谓配合,是指工作上取得协调而已,而并不是做附庸,因为会计与统计、计划,在国家管理经济的工作中,都各有其独立的任务,作为会计报表中最主要的资产负债表,自然也有其本身应有的作用。会计和统计、计划,如果不很好配合,当要造成许多工作上的浪费,减低工作的效率,但如果超越限度,过于被动,也必将低估自己所负的使命,同样对工作发生不利。”(《新会计》第10期,1951年10月25日)

对于会计在经济核算制中的作用,安先生是以“神经中枢组织”来比喻的:

“实行经济核算制,贯彻经济核算制,是目前各国营企业所一致努力的方向。要胜利地达到这个方向,客观的条件固然很多,但健全的会计工作,是许多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会计可说是经济核算制中的神经中枢组织,没有会计,经济核算制工作就会一步也不能推动的。这个道理很明显,大家都能知道的。

“企业实行和贯彻经济核算制,简单言之,是要在根据计划的原则下,保证以最少的物力、人力和财力来完成生产的任务,因之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注意物资应如何节省,劳动力应如何提高,资金周转应如何使其迅速,各种浪费应如何将其消除,设备能力应如何发挥利用,等等,而所有这些措施都走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使生产的成本降低,使利润的积累增加,从而扩大其再生产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必须依靠各种资料来反映企业的活动情况,随时加以检查,随时加以改进,而会计资料就在这一点上发生出最重要的作用。”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安绍芸 的新闻 关于 安绍芸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