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不断有会计人反映,会计本是一个以经验取胜、“越老越吃香”的职业,如今一些用人单位却颠覆了这些规则,招聘会计时,把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并要求女会计:年轻、漂亮、气质好。针对这种现象,《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知情人士。
财务岗位暗含接待工作
在某私营熟食企业做会计的罗晗今年41岁,从21岁开始到企业做会计,前后换了七八家单位。2007年11月,她到了现在的企业,去年经济形势下滑后,私企老板为减少人力成本,辞掉了几名行政人员。
“其实这是在会计和行政人员中做的裁员决定,就是因为我懂财务,对企业各方面非常了解,也能顺便做行政方面的工作,老板才留下我,还给我加了1/3的工资。”罗晗心里明白,如果不是会计这门技术在身,她很难逃过此次裁员。
不过,难题随即摆在罗晗面前。由于企业规模小,以前的行政人员经常要陪同老板应酬。罗晗的女儿今年小升初,需要照顾,而且她本人也确实不胜酒力,感到非常为难。
罗晗非常需要这份工作,“现在不好找工作,年纪大的更是如此,而且在现今这个高度信息化时代,大龄会计人在精力、智力各方面都很难跟上时代步伐,难啊!”罗晗向《中国会计报》记者诉苦道。无奈之下,她只能硬着头皮陪老板应酬客户,并且逐渐改变了以前不太注重打扮的习惯,因为老板会要求她穿得得体一些。
“看得出老板是在耐着性子等我适应现在的工作,能做的我肯定会努力做,如果有一天实在撑不下去了,也只好重新打背包冲进找工作的队伍了。”罗晗无奈地说。
受隐性歧视被拒之门外
罗晗还算幸运。
有不少与她年龄相仿的“大龄女会计”,已经和20多岁的年轻女孩们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在网上、招聘会上,她们的简历被无数家企业阅读过,但始终难有单位开口接 受,原因就是年龄偏大。
“35岁以下、年轻、漂亮、气质好”这些招聘门槛,使得35岁以上、还可以工作15至20年的女会计越来越不自信,不少同行也为她们鸣不平。
深圳某电子企业会计小钰认为,现在许多企业招会计,还是愿意招年龄大些、有经验的,写明这种隐性歧视条款的企业绝对不是什么正规的大企业。但实际上,“大龄女会计”所需求的岗位恰恰多在中小民营企业。
“我去了东莞好多家企业应聘,有几家着重问我对电脑熟不熟悉、是否做过秘书。我回答说没做过秘书,对电脑熟悉程度一般。没过多久对方回复我说,已经招满了。后来我托人打听,会计岗位根本还是空缺的。”网上一位自称“老刘”的女会计决定暂时不找工作,准备充实一下电脑知识再去应聘。
注重加强专业之外的能力
尽管企业招聘中的条款不合理,但也有会计人表示可以理解。
在一家医药类企业既做过人力资源又做过会计的徐朗介绍说,一些小企业,一般都是找代理记账公司做账,然后再招一个类似出纳管现金的人,而这个人可能要身兼数职,如秘书、前台、行政,还需要与代理记账公司沟通等。
这样的人,一般都要求漂亮、年轻,还得有财务知识。
爱美之心,人皆有知。“企业会计经常要和税务、工商、外汇等部门打交道,而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很多都是中年男性,让年轻、漂亮、气质好的女性跟他们打交道,就方便多了。有时候‘大龄女会计’不得不接受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徐朗继续介绍道,“但我相信这绝不是普遍现象,会计是门技术活,正规企业还是愿意聘请一些有经验的财务人员。而女性耐心、细心的特点无疑也有很大的优势。”对此,相关专家表示,企业在招聘时有性别、年龄歧视,这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但上面出现的情况,都是一些企业自己做出的规定,劳动法缺乏对企业的相关惩罚措施。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会计人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
(文中被采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