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业规划正文
 

杨家康:CFO的营销术(2)

来源:《首席财务官》   发布时间:2009-05-05  作者:吕丹   编辑:zlcx

阅读:2662  打印   RSS 字号:||
  ATA花了九年的时间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积累经验,这是新公司短期内不可能做到的。以ATA的动态操作试题考试系统为例,该系统解决目前中国考试体系偏重结果,忽视过程的弊病,重点以考察考生的实际技术操作能力为主,在考试过程中,可跟踪记录考生的每一步操作动作,并将其操作过程和结果共同作为评测分数的依据,考生将在真实环境下或模拟环境下根据题目要求完成操作任务。

而早在几年前,ATA就在美国微软全球考试技术招标中以绝对的优势击败众多国际知名的竞争对手一举中标,成为第一家有偿授权美国微软使用其技术的中国公司。ATA的客户多来自专业协会,比如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等,还有政府机构、IT服务商、教育院所和个人消费者。“现在,想要在银行以及证券业工作的人员都必须在ATA平台上参与资格认证考试。”杨家康不无骄傲地表示。

像CMO一样“秀”

IPO财经网络公司总裁大卫·门罗(David Menlow)在ATA刚上市时曾表示,“只要一个行业内企业没有饱和,中国人就能够持续采用IPO上市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他们的相对优势。ATA是近期惟一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而且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

但除了要在融资环节“卖好” 自己的公司外,不停的跟投资者进行交流则是上市公司CFO日常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接受采访时,刚从美国举行完非交易路演回来的杨家康表示,他花了大量精力在投资者关系建设上。“一方面要不停地挖掘新的投资者,另一方面又要维护与现有的主要投资者的关系,不停的给他们传递信息,不让他们走掉。”

眼下的金融危机对教育考试行业和ATA做的很多行业资格考试其实反而是“利好”。“很多人都怕被淘汰,所以会更加积极的考取各种资格。”但不好的影响是,“我们其中一小块业务是帮助企业招聘时测试人的职业技能、素质等,可现在很多公司都停止招聘了,这块业务会受影响。”杨家康坦言。

此外,因为公司增长速度很快,新的东西多,要让投资人及时更新对公司的认识。比如财报发布后,就要向其解释很多数字和数字背后的事项。“其实我的工作和销售差不多。”杨家康认为,在IR建设与维护上,一个好的CFO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transparency(透明)和visibility(清晰)。“投资者是买你的未来,你让他买得很清楚的话,他也会很放心。”

本刊采访过的很多CFO均表示,理想的CFO最好做到比市场的预期高“一点点”。对此杨家康也认同,他认为投资者的预期管理要考虑很多东西,其中,一些分析师会跟踪公司,所以与分析师的沟通也投入了杨家康大部分精力。同时与业务端保持及时和充分的沟通则有利于把握各种指标的制订和变动。

而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杨家康,同时拥有系统工程和金融管理的双学位,这使他无论和技术人员还是运营管理层交流,都很有“共同语言”。

少帅“立威”

目前,ATA的两大主要投资者是纽约的Federated Investors Funds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基金,在与投资人交流时,这位年轻CFO的感悟是“用最专业的态度跟投资人沟通,他们会认可,而不是看你下巴的胡子有多长。” 杨家康说这句话时很轻松,但他刚加入公司时,“年轻”着实让他苦恼了一把,但最终他成功“推销”了自己并得到了公司同仁的认可,则充分彰显了他无论对内、对外都具有的卓越的沟通能力。

从路透财经的公开资料上看,ATA公司80%的高管年龄都是40岁以上。而2006年5月杨家康刚加入ATA出任CFO时年仅26岁。

2002年大学毕业后,杨家康去了香港的美林做企业融资业务,之后开始帮助大型国企做IPO,参与的项目包括中国电信、东风汽车以及一些钢铁公司,2005年加入了美林的科技投资银行部,从那时起杨家康开始参与ATA的融资上市项目,而其时ATA正寻觅一位能够推动其赴美上市的CFO。无论是从融资经验方面还是与投资者交流方面,了解资本市场运作,同时又了解公司的杨家康成了ATA董事会的目标人选。

“当时董事会见了我,觉得这个人还挺适合,不过让一个26岁的人做一个准备上市公司的CFO,我相信他们也‘赌’了一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杨家康 CFO 营销术 的新闻 关于 杨家康 CFO 营销术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