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故事正文
 

学习型组织难能可贵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发布时间:2010-09-26  作者:勤劳可爱宝   编辑:胡作人

阅读:760  打印   RSS 字号:||
我的工作六年系列之四

大学的那几年我学习不很努力,巨讨厌考试,所以毕业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心里想:终于可以再也不用学习了。没有想到的是,我误打误撞的来到了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的公司,同事们都以爱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一开始我是在FC&A(Financial ntrol&Aounting)这个function,在这个领域会想要追求一些qualification的证书,所以FC&A的同事好几个都在考AA或者CGA。每年的6月初和12月初,是AA考试期,财务部好几个座位都要空上10来天,因为都请假在家突击了。老板和同事对请10几天假去考试这事儿司空见惯,老板也十分乐意批假。每次考试后,大家互相share考试的心得体会;成绩发布时更是互通消息,不管结果令人郁闷还是开心,都共同分享,这种感觉非常之好。

04年12月是我第一次参加AA考试,惴惴不安心里没底,我的同事阿Anne在考试前一天给我发了条短信,告诉了我一条非常关键的tips。可以说这条短信直接帮助了我考试过关,并且在那之后的所有paper中都屡试不爽。我另一个同事Purple姐姐,离开B公司以后还托她妈妈来公司找我借textbook去复印,而我没有那本书我又去找另外一个姐姐借。在AA证书的战壕里我们都是战友。

04年底当时的芝加哥大学MBA老板辞职了,几个月的时间里都是另外一个部门的香港女老板代管我们。我认为香港女老板不怎么了解我们每个人,但是在年底performance review的时候她却对我说,她认为考到证书是我05年的一个重要的priority,她会support我,希望我努力学习,不辜负她的期望。

当时的整个中信office,学习的气氛都很好。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五,员工俱乐部都会安排lunch&learn的活动,在大会议室,一人一个lunchbox有时候是pizza或者三文治,share的主题可以是同事去云南旅游的照片秀,有个同事以前是卖红酒的,给大家介绍红酒的知识和正确的品尝方法。05年公司开始在中国投放大量的电视广告,市场部的同事在lunch&learn给大家做了一系列的brand campaign的分享,包括品牌宣传的主题是如何定下来的、一支电视广告是怎么拍出来的、如何量化评估广告投放的效果、如何调查消费者习惯和对品牌的awareness,一路听下来感觉对marketing这行有了不少的了解。

我初入公司的时候只是这些活动的参与者,后来我成了员工俱乐部成员,也成了活动的组织者。有个一系列的career development story,由公司的资深领导给大家讲他们的经历,职业道路上关键的变化和选择。有一次我邀请前面那个香港女老板来讲故事,我给定了个很不低调的主题叫“suessful business woman”,那个女领导说了很多事业和家庭之间如何balance的感想,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lunch&learn重在social和sharing,还有很多的training urse.我工作第一年就参加了grow with ach,financial foundation,presentation skill,mmunication skill等等,这些培训重在培养soft skill。HR又请了红十字会的医生来给大家讲了2天的日常医护和急救知识,所以我是懂得包扎绷带、简单处理外伤烧伤、止血、和人工CPR心肺复苏术的(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实践),红十字会的医生认为大家应当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的保护自己和帮助别人。还有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培训反响很不错,但是要花三天时间,老是安排在北京上海,直到我离开老东家都没有机会参加,真遗憾。但是我后来自己找了书来看,也算是知道了这七个习惯是啥。

当时我们这些资历浅的员工普遍反馈在英语方面缺乏自信,于是每周五的下午,有两个小时的英语课程,请了一个外籍老师来教英语。这个课程结束后,我部门的老板觉得很不错,就我们部门自己请了一个外教来专攻口语。我们部门就3、4个人,遇到另外那几个同事出差或者请假的时候,就我自已一对一的和外教聊,那段时间真是感觉自己的口语突飞猛进啊。

事实上我工作以后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英语,到了H公司以后,也打算保持这种状态。当时我的导师看我是外企来的,托业又考了很高分,就建议我帮助同事们学英语。我张罗了一个每周三晚上的English workshop,前一个小时由一个speaker来做一个presentation,然后大家对他的主题提问,后一个小时大家找一个热门的话题来freetalk。规矩是不许说中文,说一句中文罚款5块用于下一次买零食,那段时间是收了不少的“five yuan!”的。这个workshop张罗了半年,因为参加的人老是变来变去没有人长期坚持,经常都是来了新员工听说这个民间活动很有趣就来参加几次,等新员工转正了工作忙了,就不来了。所以我老是领着一帮口语很初级的新人玩这个,看不到别人的持续提高,对我自己也没有提高。

我那个导师在发起阶段还是挺积极的,上班时也老是要和我说英语。但是几个月以后,他明明下班没什么事也不来参加workshop了,令我很疑惑,这个活动可是他强烈要求组织的。很久以后,某天,我在部门的公共文件夹上无意间看到了他的《2007年优秀导师评奖材料》,赫然写着“带领新员工组织部门英语活动,明显提升了部门英语学习气氛”。算算时间,他就是拿了优秀导师奖之后就不参加了,当时我的心情真是很hurt了。

在老东家的学习型组织里,学习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大家都觉得学习很光荣。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们,化妆打扮拍拖结婚一样都不耽误,现在也都在考某些专业证书或者读MBA课程,可以说提升自己是生活的一部分。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很多外企都是以成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并且各有特色。学习型组织难能可贵,要付出人力的成本,额外的费用,长期的积累,高层的支撑。所以,如果是职场新人,如果能加入这样的组织,一定会终身受益的。

更多关于 工作六年系列 学习型组织 的新闻 关于 工作六年系列 学习型组织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