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认识会计正文
 

财务之专业演义(2)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10-11-03  作者:jabjob   编辑:zlcx

阅读:3758  打印   RSS 字号:||

专业演义之五:鸡,鸭,金娃娃?

--《左手实业,右手资本》听后感

国庆前抢了一个沙发,就是火舞耀阳同学关于卢建凯老师《左手实业,右手资本》课件免费试听的名额。

卢老师讲故事说道理的方式我很喜欢,这样让我们学习起来更有兴趣。

有一首歌《回娘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卢老师的课件题目让我自哼自唱起来。左手实业,右手资本,哪一个才适合我们的金娃娃呢?

我以前服务过一个企业。这个企业放弃过很多资本的机会,刺伤了无数投行VC的心,坚持实业,老板在我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上市或者其他融资计划,没有考虑玩弄股票资本,上市增值,套现走人。而且他们坚持主业,放弃了不少所谓的上下游实业,这可能也是他们不需要进行资本运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现在还是做得很好,就好像国美苏宁坚持卖电器但就是不生产电器一样,就好像肯德基麦当劳坚持在最好的黄金地段卖汉堡包炸鸡块但就是不做房地产一样。我很敬佩。

当然,这个企业拥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很强的获取现金流能力,而且自身聚集的现金流已经足以满足其发展需要。提起这一点,是因为卢老师的课件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篇关于风险投资的文章。

风险投资兴起阶段,正是科技向实际生产力转化而急需大量资金的时代。很多优秀的技术专家,都在急于将自己和伙伴们捣鼓出来的宝贝产业化、事业化,然而启动资金总是让人头痛。还好风险资金出现了,有钱而又有眼光但是自己很懒,不愿意踏踏实实做实业的投资家们出现了,和他们走到一起,实现了双赢。具体事例可以百度硅谷、风险资本等相关字样,此处不再转帖。

为什么会想到这一点呢?我以为年轻而且可爱的技术精英们,和眼光深邃而又富有冒险精神的资本家们,分别拥有了一样东西,要么是实业的基础,要么是资本,搞到了一起,搞好了大家都抱上了金娃娃。

可以想象,如果有一位又有实业基础又不缺钱的超人,那么资本家们还有没有和他合作的机会?上市的成本我们都知道,还是很大的,承销费、中介费就算忽略不计,信息披露这件事情也让不少实业家头疼。说假话吧,监管机构要打屁股;说实话吧,人家无论买不买你的股票都可以研究你,好像你穿着皇帝的新衣服。

所以,当钱不是问题的时候,好好做实业就OK。可惜很多人的问题是没钱,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了。

但资本的魔力是惊人的,资本价值震荡的幅度,远远超过了习惯比较稳定的利润率,比较稳定的净资产收益率等等指标的实业家们的想象。一条政策,一条流言,一个漏洞,一个错误,都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一夜凋零。

我想,这是不是就是资本可能天使可能魔鬼的原因?其实理论上,人之初,我觉得实业和资本都是天使,相互依存,改变世界,互利双赢,合作愉快。资本魔鬼化了,是因为有的人魔鬼化了,而不是资本自己。

专业演义之六:会计信息为谁而生?

会计信息是可以做到决策有用的,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做出了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对决策无用甚至误导的会计信息,不可否认地大量存在,无用的不少,误导的更可怕。

资本市场有时候是无效的。严格有效的资本市场要求所有信息充分共享,大家你情我愿,有点像婚姻幸福美满的朋友们年方二八未婚之前,恋人的选择和被选择一样,充分有效地享受了相恋并且修成正果,可是同样,也有不那么幸福美满的,嚷嚷到现在才发现你怎么是这样一个人啊,我当年真是看走了眼……所以,无效的资本市场甚至菜市场都是一样存在。

刚才百度了一下“顺周期效应”,很以为然。很以为然不是说我很赞成或者很喜欢它,我的意思是说这和人自己的心理是有关系的,和信息是否充分公开共享也是有关系的。去年还是前年,房价开始跌,于是大家都持币观望,结果现在又开始涨了,于是一窝蜂赶紧去抢,结果越抢价钱越高……注册会计师教材《财务与成本管理》中有一条引导原则,也是这么教我们的,很多厉害的庄家也是利用这一条原则调戏我们股民的。有朋友说,我们的注册会计师宝典《财务与成本管理》还明说了一个适用的条件:所有办法都失效的时候,我们无法可想的时候。是啊,公开信息不真实,真实的信息不共享,我们不跟庄看脸色还能有什么办法呢?要是我有全北京房地产企业的全部信息,北京全部楼盘的信息,想来北京买楼人群实力的信息,我还跟什么风啊?一些所谓的秘密,对市场有效的伤害很大,对我们的伤害更大,但是对于持有秘密的人来说,很好很风流。

会计的基本假设还是得有。伟大的科学证明,很多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基本假设基础上的。没有一点假设,连个出发点都没了,怎么玩?待会我们的工作都没了……既然必须存在,肯定就要研究,以面对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会计主体分期假设我觉得还是应该坚持,会计主体的范围还要研究。会计分期也要有,不然一个个企业都要经历过生存发展获利倒闭全部过程以后,才提供一份报表给投资人,毕竟有点说不过去。而且不按时算算账,税务局答应吗?后面三条,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和权责发生制,真的要好好琢磨。一个涉及到计量,还有一个也涉及到计量,持续经营假设涉及到表内资产,货币计量没有涉及到表外资产。看看,多复杂,表内表外都不轻松,涉及不涉及都麻烦。

现在会计准则的修改,的确计算越来越复杂了,但肯定就越来越偏离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目标了吗?我觉得这个要看决策者。对于不懂会计或者略懂会计的决策者来说,搞得越来越复杂的数据肯定让他越来越郁闷,而且他决策时候不一定依靠这些东西,会计信息毕竟只是企业管理、决策依据中的一部分,人家一怒之下就去看市场啊研发啊人力啊等其他部门的报表,还要骂财务一顿,说你那些数据莫名其妙,有什么用啊?同样的道理,修改以前的准则也未必就管用得多,对于这样的决策者,会计早就是一门玄学了。也有比较懂财务或者干脆就是财务出身的决策者,一见这些复杂的数据顿时心中大喜……所以对决策有没有用,要看是谁在决策。如果决策者是注册会计师,看了你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计算后出来的会计报表,会很高兴,就给你一个标准意见;如果决策者是一位刚刚退休后炒股的农民伯伯,他绝对认为新浪的股市雷达比我们的报表要管用。

会计准则的进步,显然需要考虑到是否对决策有用,否则就是自娱自乐了,还要惹人生气,但是因为行业千差万别,决策者的风格习惯不同,这也是一个万难的问题,众口难调啊!所以管理会计这个不受准则约束的学科才有机会有理由大有可为,但是它的资料报表,一般外人又看不到。

上一页 1 2
更多关于 财务 专业演义 视野荟萃 的新闻 关于 财务 专业演义 视野荟萃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