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人物正文
 

李文祥:淡泊名利的孺子牛(2)

来源:中国会计报   发布时间:2011-12-02  作者:惠赞瑾   编辑:dxd

阅读:2403  打印   RSS 字号:||
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注册会计师系列)候选人李文祥。

有着近20年的注册会计师执业所积累的丰富的实务经验,加上不断的思考和总结,李文祥曾先后在《上海证券报》、《中国注册会计师》、《上海注册会计师》《理财周刊》、《上海会计》、《上海国资》等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部分论文获奖。

一个人的成功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正是不断的学习和努力,让他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转变。

从“为人民币服务”转为“为人民服务”

仅仅一个字的差别,由原本有偿服务的注册会计师转变为了为人民服务的发审委委员。也正是这一个字的差别,涉及到了观念、态度、角色的转变,让李文祥迎来了新的发展轨迹。

从曾经的被审核对象,到现在的审核者。李文祥坦言,开始时有些不适应,但毕竟在注会行业锻炼了很久,证监会也有一整套工作规程和岗前要求,工作的节奏还是很快步入了正轨,也渐渐适应了现在的角色。发审委的工作虽然令人羡慕,但工作强度之高、工作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李文祥克服各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把门人”的任务,而且一干就是三届。

审核资料堆积如山,工作多却不言辛苦。创业板上市公司高密度发行,审核企业上市成为一项重体力活,大部分的时间,发审委主要依靠发行人和保荐人提供的材料审核。要想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甚了解到做出专业判断,首先只能从如山的资料中寻找、思考。有时还得抛开资料,从企业所处的产业、行业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综合判断,才能不被报送材料迷惑。为此,李文祥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上网查阅了多少产业、行业资料和相关数据,作为审核判断的依据和参考。而在发审委审核时,企业持续盈利能力备受关注。

李文祥告诉记者,2010年被否的25家企业,有17家首发企业因持续能力受到质疑而未获通过。发审委关注的影响持续能力的事项主要包括:在用知识产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以及部分有重大影响的经济事项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等。正是这样的不辞辛苦,才把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公司拒绝在资本市场的门外。

审核责任重如泰山,压力大却不言辛苦。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发审委成员也成了公众人物,他们的审核必须接受公众的监督,市场的检验。只有经得起公众监督、经得起市场检验的有成长性的公司才是好公司。李文祥举了个例子,由于一系列造假事件被媒体曝光,原定于2010年12月17日正式挂牌上市的胜景山河临时被深交所“叫停”。这给发审委敲响了警钟,也促使了审核工作更加严谨。

审核期间5加2,白加黑,强度大却不言辛苦。李文祥到发审委工作,好像又回到了两点一线的学生时代,从办公室到宿舍,再从宿舍到办公室,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一干就是两年多。这是高效工作的两年,也是超强度工作的两年。

审核期间,京沪往来穿梭,旅途多却不言辛苦。由于工作原因,李文祥每月不得不在京沪间来回穿梭,除了工作,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出租车上、飞机上和候机室中度过的,不得不牺牲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即使是在出租车上、飞机上和候机室中,他也不断地思考,有时就会豁然开朗,这种美妙的顿悟成为了他美好的回忆片段。

内控经:为公司治理保驾护航

李文祥非常重视内部控制的实施工作,对内控政策的出台如数家珍。他说,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出台,包括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而2011年,则是内部控制实施与执行的元年。

李文祥认为,重视和加强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确保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企业只有将内控要素植入原有的管理体系,深入各业务流程,形成关键控制点,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他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整套内部控制实践操作的工作方案。

通过对大量内控实务的深入研究,李文祥总结出了企业做好内部控制的经验。

首先,公司领导要亲自给公司全体员工普及内控知识,特别着重提升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帮助他们熟悉和精通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有针对性地设计内控课程培训、典型的案例教育,让员工通晓内部控制的目标、作用及现实意义,要全体员工提高对内控规范体系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形成全员全过程的内控风险意识。

其次,内控建设可采取“以己为主,专业咨询机构为辅”的方式进行,因为只有公司最了解自己,如果没有明确发展战略,就不可能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化浪潮冲击下求得长远发展。

他建议,企业应当根据发展战略、业务需要和控制要求,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组织架构,才能提出最适合于自身需要的内控模式和措施,而专业咨询机构则可以弥补公司内控专业人才的缺乏。聘请外部中介机构,通过培训、宣导等方式,提升公司内部对内部控制理念的认知、认同和认识;协助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内部控制的落地实施、检查等工作。制定内部控制实施方案。明确内部控制实施目标、实施方法、实施范围、实施重点、实施步骤等,经董事局审核批准后即可执行。

内控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公司管理层需要结合公司现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设计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内控目标,并认真落实各阶段所应达到的目标,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内控体系。这就要求不断检查内控设计的合理性和内控执行的有效性,保证内控与公司日常管理相适应。其实,在构建企业内控体系之后,对内控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应该是一个常态程序。

最后,内控建设必须渗透到公司经营管理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涵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由全体员工参与并各司其职,才能保证内控实施的效果。

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

采访李文祥前,我们没有见过面。站在证监会的楼下,我们开始猜测哪位是我们的采访对象。其实,人与人之间是有心灵感应的,我们常常能于众人之中找到那个想要见到的人。

第一眼见到李文祥的时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想象中的发审委委员兼事务所合伙人应该是霸气十足的,然而他,只是沉静而淡定地站在我们面前,温暖地笑。

在一个小小的会议室里,我们开始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他的低调是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对于自己的事迹,他也不愿意多说。笑谈自己只是块儿普通的石头,散发不了光芒,但希望能做个奠基石,为后辈们铺平道路。在我们的一再要求和追问下,他才轻描淡写地描述了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聊到令他心痛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流失的现状,他的话匣子就一下子打开了。

而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他却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典型的注册会计师,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让他最愧疚的是自己的家庭:妻子身患重病,住院手术,期盼丈夫的陪伴和照料;87岁高龄的老母亲也希望儿子常回家看看,渴盼儿子的关心和照顾。那一刻,我仿佛能够理解这个细心又顾家的南方汉子,他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却只能放在心里,为了创业板的事业默默奉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更多关于 李文祥 十大 注册会计师 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 的新闻 关于 李文祥 十大 注册会计师 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