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场动态正文
 

内地7成独董系兼职 过半来自学者官员

来源:重庆商报   发布时间:2012-07-16  作者:程心    编辑:无忧草

阅读:1163  打印   RSS 字号:||
专家建议应该由投资者保护局或上市公司协会成立一个第三方机构来委派独董。

7月以来,IPO排队企业再添19家“新丁”,比IPO更繁忙的是上市公司独董。学界名人、退休官员、行业权威纷纷跑马圈地,涌现出大批按上限兼职的“劳模”独董。现行独董制度带来的种种乱象和弊端,还在发酵、放大——截至7月10日,本报统计的7月份13家IPO排队企业中,有6位独董按上限同时在5家企业任职。

乱象

独董不“独”七成企业独董兼职

同时在数家上市公司兼职独董,有的横跨大江南北,有的横跨数个行业,网友戏称“他们比杜甫还忙”。人大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徐经长曾因身兼6家上市公司独董,超过证监会5家公司的上限,而被评为“最忙独董”。在徐经长兼职“泛滥”被曝光后,独董们很默契地将兼职数量控制在了5家这一上限内。

以7月预披露的上海麦杰科技、湖北富邦科技、福莱特光伏、成都康弘药业、杭州宏华数码等13家企业为例,按照兼职上限同时在5家单位任职的独董达6人;同时在4家以上企业任职的独董,则为12人,占兼职独董的一半。而6月来的40家预披露企业,35家企业的独董系兼职,占总数的7成。

康新设计独董李萍就是在5家上市公司兼职的“大忙人”。同时,李萍还是一位履历曾遭质疑的“问题独董”:东土科技两次上会,两份招股说明书对李萍的职务介绍却“打起了架”,于是有市场人士怀疑东土科技对李萍的信披可能存在造假或遗漏。

独董之“霸”行业权威独霸行业

身兼五职,有网友戏称这样的独董都赶上“超人”了,而行业权威、退休干部、大学教授却是“超人独董”的聚集地。

以7月6日公布招股说明书的上海麦杰科技股份公司为例,该公司独董原红旗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同时,原红旗还在中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卡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凯利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奥力威传感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独董。这些上市公司不仅分处大江南北,而且模跨新能源、仪器仪表、医疗、汽车零部件等数个行业。

身兼多家上市公司独董的,并非原红旗一个人。6月6日预披露的海洋王照明,其独董陈燕生目前同时在5家照明公司任独董,可谓“行业独霸”,其担任独董的年薪超过20万元。资料显示,陈燕生是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同时,在海洋王照明和雷士照明兼职独董的王锦燧,也是行业“权威”,目前已73岁高龄。

6月6日预披露的台城制药,其独董郭荣炎已64岁,他的身份则更敏感。郭荣炎曾先后担任广东江门市医药管理局局长,江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等职务,其任职所在部门正是台城制药的监管部门。退休后,郭荣炎自2010年11月开始担任台城制药独立董事

理财周报统计,有超过10%的独董曾经在政府任职,近12%的人则有相关行业协会背景。

独董有“毒”问题独董连续落马

不怕独董当花瓶,就怕独董当害虫。今年5月24日,证监会通报曝光了一位借内幕消息赚钱的独董。消息显示,曾任中信证券研究部质量总监、电力行业首席分析师、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的杨治山,因涉嫌漳泽电力(现名*ST漳电)内幕交易案,目前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去年6月7日,漳泽电力宣布即将重组。早在2011年4月中旬,杨治山在履行工作职责中知悉同煤集团与漳泽电力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随后,杨治山借“李某”账户共买入268.25万股漳泽电力,买入金额约1500万元。

无独有偶,今年6月,陷入财务造假风波的上海医药召开股东大会,3名独董集体缺席,为此上交所向其发来监管函,要求其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原因

“花瓶制度”:独立董事由大股东提名

“作为上市公司的监督岗位,独董的设立本身没有问题,只是现行的独董制度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其中,独立董事由大股东提名,这应是问题之一。”重庆某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因为独董与大股东之间的种种联系才产生了“花瓶独董”。同时,上市公司还拥有解聘独董的权利,一旦这个独立董事真的行使监督权,只要逾越了上市公司的忍耐底线,公司还可以将他扫地出门。

“花瓶独董已经不新鲜了,现在更流行官董!”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皮海洲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目前,在市值排前50位的上市公司中,出现了34位政府退休高官。他认为:“大批政府退休官员‘屈尊’到上市公司担任独董,使独董刻上‘官董’的烙印,这是‘花瓶独董’的全新升级版。”

“兼职是造成花瓶独董、官员独董的关键所在。”皮海洲表示,独董以兼职的身份出现,往往会使其成为“一种利益的选择,而不是职业的选择”。

“如果独董不具备相应的素质,即使想参与上市公司的抉择,其能力也不允许,这样的独董难免成为花瓶。”毛教授表示,现在独董都是先由上市公司(大股东)提名,再送去学习,然后培训一两个星期,考试合格之后就上任,这是远远不够的。毛教授认为:“这个顺序就有问题,合理的程序应该是独立董事经过培训,先拿到资格证,然后再被派往上市公司。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独董,必须经过长期和严格的培训,在具备了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后才能上任。”

在兼职独董中,上市公司最看重大学教授,据统计,上市公司近四成独董是高校教授和专家。香港董事会研究院首席分析师计骅指出,高校学者之所以成为独立董事的最大来源,一方面因为高校学者素质比较高,知名度较大;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学者比较缺乏公司实务经验,不会对公司管理层具体的管理问题提太多的意见。

财经评论家周科表示,在欧洲股市,没有独立董事的设置,而是由监事会监督。可见,这不是一个必须设置的职位。既然独立董事不管事,废掉这个职位,还可减少上市公司的成本

出路

建人才库独董由第三方委派切断利益链

要使独董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重庆某上市公司独董毛教授认为,必须建立中立的第三方机构,由机构指派独董任职。

他建议,第三方机构可将所有的独董资源建成一个人才库,然后根据上市公司的需要以及独董的专业领,指派相应的独董。同时,上市公司在没有合理解释的情况下,不能拒绝第三方机构指派的独董。毛教授认为,只有让独董更加职业化,才能保证独董独立履行职责,不受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单位或个人的影响,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有效监督。

“制度上的漏洞是造成独董内幕交易的主要原因。”著名财经评论员水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防范独董当花瓶当蛀虫,应该由投资者保护局或上市公司协会成立一个第三方机构来委派独董。“所有的投资者均有担任独立董事的权利,但是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有担任独董的资格和能力,独董本身是具有委托代理的特性。因此,有必要在全国成立一个独董候补人才库,再由人才库管理机构根据需要随机选派上市公司独董。”水皮表示,第三方机构应具备委派独董、考评独董和确定薪酬三个职能。

资深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皮海洲建议,要改变独董成为花瓶的现象,就得建立一支职业化的独董队伍。同时,应规定职业独董每月必须有不少于一个星期的时间到上市公司现场办公,一个职业独董最多只能担任3家上市公司的独董,职业独董的年龄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以确保独董有精力来胜任并完成独董的工作。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独董 上市公司 的新闻 关于 独董 上市公司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