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首页 入收藏 English 可做什么 帮助 | XBRL中国 会计准则委员会
栏目分类
您的位置:测试栏目  >  ACCA动态  >  正文
ACCA专栏:重估公司年报的价值
来源:首席财务官  发布时间:2012-08-06   作者:ACCA特许会计师公会  编辑:还津蕴
打印   RSS   字号: |  | 
面对来势汹汹的全球金融危机,公司年报的目的性和有效性均受到指责。传统年报是否还有立足之地?

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曾经说过,“如果法律过于冗长以至于无法阅读,或者缺乏条理以至于无法理解,那么即便它是人们出于自身意愿来制定的,也不具有任何意义。”眼下年报就遇到了这种问题。

公司年报正变得越来越冗长复杂。但是由于要满足不同的标准,造成报告不够协调,往往无法明确传递信息。即便是技术专家也很难使用报告。而且公司年报的首要受众越来越不明确:报告是着眼于现有和潜在投资者,还是要满足合规要求?一份报告能否同时满足监管者和投资者的需求?

美国审计质量中心(CENTER FOR AUDIT QUALITY,以下简称“CAQ”)开展的圆桌会议总结报告指出:“与会者建议,利益相关方应该就年报内容达成全面共识,满足当前投资者的需求,避免受到现行报告规定和司法环境的妨碍。”

各个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筹备年度报告。由英国Black Sun咨询公司(Black Sun nsultancy)在近期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英国富时100指数公司的2010年年报一般比2009年扩充了11页之多,当前平均页数是175页。其中六家公司的报告长达300页以上。然而越来越多的人却怀疑,报告是否传达了读者想知道的信息?

英国财务报告理事会(Financial reporting uncil,以下简称“FRC”)在2011年启动了一项“摈弃细枝末节”行动,称在投资者看来,公司年报由于包含很多不必要的内容而导致含金量骤减。“年报中的细枝末节很有问题,淹没了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很难从中发现亮点,了解公司的业绩和长期成功前景。”

美国也响应了这一行动。继2011年夏天召开一系列高层圆桌会议之后,CAQ对与会者(包括投资者、分析师、报告编写者、审计师、律师等)的意见进行了总结:

“年报目前的状态可以说是‘信息披露过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包括公认会计原则(GAAP)复杂程度提高,同时还有编写者和律师对合规以及法律责任的关注。投资者和筹备者都明确呼吁删除年报中的冗余内容。具体措施包括更好地协调有关法律信息、管理分析、审计信息的披露,更重要的是要优先介绍风险因素。”

CAQ报告称,在很多时候,对风险因素的介绍可以说是“无所不包”。这一发现也应证了英国FRC的观点:企业总是披露那些一般性风险,比如经济衰退等,而不介绍具体风险以及企业的应对计划。“我们相信,重要的是要让董事会清楚地介绍公司如何发现风险、管理风险,有哪些事情让他们夜不能寐。”FRC首席执行官哈德里尔(Stephen Haddrill)在2011年这样说道。

要找出投资者究竟能够从年报中获得什么,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投资者并不是一个同质化的群体。事实上,大家普遍承认那些大型机构投资者根本不需要公司年报。类似的重要角色还包括基金经理、监管者、融资机构、分析师以及股票经纪人。像他们这样的关键角色会谋求直接进入董事会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

FRC曾在2011年时就公司报告与审计问题对英国市场参与者进行了访问,他们也对这种观点表示肯定。报告称,“一些机构投资者表示,相对于年报上的措辞,他们更看重通过与董事会和管理层直接对话来获得的保证。特别是在评估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质量的问题上,机构投资者获取保证的主要来源是董事会的质量。”

作为对此次咨询工作的回应,AA认为年报是一种手段,可以实现与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有效沟通。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因此年报不应该被视为提高股东参与度的关键途径。

归根结底,我们需要考察公司年报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它的目标读者应该是哪些人。如果大家普遍认为年报是相对较不重要的使用者的信息来源,那么我们是否就该下大力气,进行认真的整顿?或者说,如果初步公告和中期结果(没有配以完整报告)就可以推动市场,成为公司股票买卖的风向标,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年报现在并不会增加多少价值?

AA希望能验明一切假设和猜测背后的事实。我们还希望弄清楚,与金融危机发生前相比,年报的读者如今是否会更加认真地阅读年报?

自2004年6月开始,AA开展了一项针对分析师的研究。受访者普遍对报告的整体价值抱有怀疑态度,因为他们看重或者说需要的绝大多数信息都已经涵盖在两个月前发布的初步公告中了。但我们希望了解的是,金融危机是否提高了完整审计账目的价值(以及在初步公告中没有出现的对账目的解释性说明)。

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是,如果对整份报告、而非只有财务信息进行审计,是否就可以增加价值?这对报告前端的“价值”有没有促进作用?还有通过与财务报表的“整合”是否就能增强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性?还是说这样竭尽全力地迎合不同读者,只会落得无人买账的结局?

我们还希望对另一个重要领域进行考察:为回应有关公司报告的部分批评之声,是否能通过提高报告制度的灵活性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也就是推出各种不同版本的报告(利用诸如XBrL这样的平台)?

近几年以来,人们对上述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2006年六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席执行官联合宣布,公司报告制度已经“崩溃”。他们呼吁,每个季度推出的静态财务报告应该被“实时报告”所取代,吸纳更广泛的业绩措施。这几家事务所宣称,公司应该发布更多非财务信息,实现读者定制化,并且简化获取渠道,以此带领公司报告迈入数字时代。

这是否是可取的途径?真正的“实时报告”具有多大可行性,或者说有多少人希望阅读这样的报告?是否需要借助外部审计来赋予此类沟通与当前年报同样的可信度?

为了找到变革的真正驱动因素,AA决定直接对话投资者,了解他们的观点。AA对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的500名报告使用者展开了一次调查。调查参与者共分为三类:出资人(大小投资者);贷款机构(银行、信贷管理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比如供货商、公司雇员等)。

 

 对于年报的质疑

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受访者之间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差异,但三类参与者之间的统计学差异非常微小。

1、半数受访者称,年报是他们了解一家公司业绩的主要信息来源(41%称年报是他们的主要来源,9%称年报是他们使用的唯一来源)。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年报对大股东们是否具有价值,但是公司至少可以对这一结果感到欣慰,毕竟他们为筹备年报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媒体报道、投资者简报以及公司招股书也是很重要的信息来源。

令人颇感惊讶的是,只有20%的机构投资者称他们会利用初步公告来评定公司业绩,低于AA此前调查的比例。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可能会产生疑惑:普华永道在2011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初步公告是投资者感兴趣的主要来源,但其中很多人错误地以为这些公告都是经过审计的。报告公正地总结说:这个问题给审计行业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审计意见的及时性问题。为初步公告阶段提供审计似乎是符合投资者利益的一种做法。

2、另一个关于年报的消息就不那么让人开心了:在利用年报评估一家公司业绩的难易问题上,受访者观点不一。表示很容易的受访者比例最高(41%)。表示很难的受访者虽然占少数,但比例依然很高(26%)。对于年报还有很多具体的批评意见,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年报:过长(47%);过多对过去的回顾(35%);过于复杂(35%)——导致这种复杂性的关键因素是公司按要求必须遵守的报告标准(68%)和法律规定(61%);目的过于泛泛(40%)。

令人感到沮丧的还有,不赞同目前年报格式简洁明了的受访者比赞同这一观点的人要多。这一点令人颇感担心,因为简洁明了是在调查中被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究竟只是因为公司的操作导致报告质量不佳,还是年报本身的格式造成了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这都是对报告目前质量的严重批评。正如上面第1点所确认的那样,年报的重要性并没有减弱,因此这一发现很值得关注。

 

【已有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  打印  意见反馈
评论区
    更多评论
    视野官方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视野微信,
    每日获取最新会计资讯
    视野官方APP免费下载
    会计资讯、财经法规快查、
    会计视野论坛三大APP
    订阅视野周刊
    每周十分钟,尽知行业事
    立即订阅
    阅读平台上看视野
    网易云阅读
    鲜果 Zaker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更多网站:学院主页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远程教育网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
    联系电话:021-69768000-68069(内容)68246(合作/广告)68247(用户/社区)  工作时间:8:30-16:30  webmaster@esnai.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00028 沪ICP备050135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1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