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和知晓中国会计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理论课题之一。那么,中国会计文化到底有哪些特征呢?依笔者之见,中国会计文化有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先进性
从中国会计文化的形成过程来看,她源于先进的中国文化,是先进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中国是全世界知晓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先进文化大国。
中国会计文化正是在先进中国文化的特定背景下,从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形成的,为全体会计人员所共同享有,具有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群体等作用,她能体现民族特色,增进会计活力,是推进会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会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从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无论是在会计法律法规制定方面,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度建立、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人员评价、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会计与国际趋同、会计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充满了创新,从而使中国会计文化在世界会计文化领域内流光溢彩。
人本性
这是由以人为本的中国会计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长期以来,从财政部到各级地方财政部门,都把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始终放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始终关注会计人的需求,优化会计人的思想、满足会计人的发展,为会计人的成长提供一切文化服务,如注重会计人的职业培训与再教育,注重会计人物质文化生活,使会计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这不仅为会计人的生存和成长,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使他们汲取着丰富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能力的养分,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活力,结出了累累硕果,推动着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同时还在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上,能充分认识到人的因素在会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激发会计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诚信性
诚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会计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一,从夏禹时代“会稽”二字的产生,我们可以读出中国会计文化诚信的品格。当时,在群雄聚会上,首先要求每位首脑向大会报告所投入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要求真实,经过稽核无误的数据才可信。有了真实的数据,就要正确处理各个部落之间的利益关系。
第二,从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创立的“立信精神”即“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来看,诚信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准绳,这也清楚地说明了中国会计文化诚信的特征。第三,我们还可从现代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左边是各种形态的资产,右边是基于资产的各种权益,左右的价值相当。从这张报表,也可以读出会计的职业操守:真实、诚实、守信、勤勉、尽责、持续、平衡、公平等等。
规范性
中国会计文化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这三大要素,无论从哪一要素看,都显示其规范性特征。在会计精神文化要素上,她利用其文化属性来更加有效地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规范会计管理活动。在会计制度文化要素上,她利用其已形成的三个层次会计制度体系,一是利用《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会计法律,二是利用《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会计行政法规,三是利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会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来规范和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在会计物质文化要素上,她利用其约定俗成的会计物质文化活动,如通过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来宣传优秀会计人员忠于职守、严于理财、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
群体性
这是中国会计文化的固有特征,十分明显,也让人很好理解,大家都知道,中国会计文化是我国1000多万会计人自己的特有文化,是具有鲜明会计群体特色的文化。在中国会计行业这个大家庭中,有会计管理人员群体、有会计理论工作者群体、有会计教育工作者群体、有注册会计师群体,还有人数庞大的实务会计工作者群体。也许有人会说,这一特征,不值得一提。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恰当的,因为,在当前我们研究中国会计文化的群体性特征,会有助于我们加强会计行业群体文化的建设,从而推动中国会计文化的整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