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孔洁珉 郑伟

广西建工:调控危局下的“逆生长”
CFO小传
广西建工CFO 胡芳
生于1963年,1982年毕业于广西交通学校财会专业,1998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数信系计算机财务管理专业;2002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会计系;2004年上海财经大学企业管理结业。
1982年7月~1988年8月,历任广西水文工程地质队桂林分队财务股出纳,广西水文队计财科会计、主管会计、副科长;
1988年8月~1994年5月,广西区二安公司财务科主管会计;
1994年5月~2009年3月,加入广西建工集团,历任计财处财务总监室副主任、计财处副处长兼财务总监室副主任、广西建工集团财务部副部长、财务部部长;
2009年3月~至今担任广西建工集团副总会计师、财务资产部部长。
2012年9月1日,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布,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建工”)以336亿元的营业收入跃升第272位,比2011年提升46位,提前三年实现“十二五”末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前300位的目标。
在房地产调控的重压之下,身处紧密关联行业的广西建工却“置身事外”,呈现出“逆生长”态势。广西建工CFO胡芳对此表示,危和机是相生伴随的,广西建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在于在危中抓住了机会。
目前总部位于柳州的广西建工集团拥有10家全资子公司,5家控股子公司,主业涵盖建筑施工与安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商贸物流与建筑机械制造和租赁等四大支柱业务板块,拥有对国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经营权和进出口贸易权。在“品质源于责任,诚信创造价值”的文化精神之下,广西建工交付的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先后有400多项工程荣获自治区优质工程奖,共创中国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16项。如今走进广西柳州,广西建工的标志随处可见。
胡芳跟随企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对这一路的发展有感情,也颇有感触。“如今集团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快,对于财务来说,压力也越来越大。”
适者生存
如果要从广西建工的前身——自治区建筑工程局改体为企业算起,广西建工已是一家有50多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
1979年至1989年,国家为了打破资金供应吃“大锅饭”的局面,试行并全面推广“拨改贷”的重大改革,这一改革改变了企业无偿占用国家资金的状况。“拨改贷”在广西实施之初,广西建工也因此负债高达3亿元之多,公司每新到一笔工程款就直接被资产管理公司划拨走冲抵负债。胡芳表示这在当时对整个集团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广西建工开始“全面出击”:对外,加强承接工程;对内,抓住国内房地产行业刚起步的机遇,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力量,盘活现有资产,将公司原有的数量可观的土地进行投资开发推向市场。此外,为了应对发展困境,渡过难关,广西建工人同心同德,在企业内部进行融资,集中力量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尽己所能的投入到项目的开发运作。作为全程的参与者,胡芳对这一过程感触深刻,“经济体制的发展推动着企业自身的变革,这里面包含着诸多的酸甜苦辣。”
1997年,胡芳也从子公司调到总公司财务处负责集团财务报表的汇编。此时,集团刚完成班子换届。胡芳表示,公司的发展趋势在财务报表上体现的非常直接:上任初期,公司所有产值总收入为25亿元,利润亏损1600万元;截止到2002年,完全偿清信贷利息;2005年,集团全年总收入达到50亿元;至2009年完全扭亏为盈,实现了从求生存到步入谋发展的变化,全年总收入169亿元,利润2812万元。
2010年广西建工站在了“逆生长”的历史转折点。2010年1月22日,广西建工新一届领导班子到位。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企业做大规模但发展质量不高、家底薄的局面,及时提出制定了“三年目标”和“十二五发展规划”。
三年目标之一是强管理。公司将2010年定为强管理年。广西建工梳理、修订了企业规章制度524项,从品牌、财务、资金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
三年目标之二,在强管理的基础之上,2011年总目标定为争效益。根据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广西建工利用区域、管理和品牌优势,先后承接定向开发住宅小区一条龙基建项目,把握住有政策导向的项目,保障了公司的效益,奠定了公司快速稳步发展的基础,旗下10个全资子公司占据了广西主要的市场份额。
三年目标之三,上水平。在巩固了市场的基础上,2012年的发展目标是上水平。
胡芳对这三年的发展深有感触,这从数字上可以更有直观的感受:2010年广西建工在全国500强排行榜位列336位,2011年为318位,2012年跃升第272位,比2011年提升44位,提前三年实现“十二五”末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前300位的目标。胡芳表示,下一步广西建工将按照广西“十二五”的规划要求,力争到2015年打造成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