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难免有不懂的问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答案。在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能或顺利或艰难。有些问题是需要实践者来分享的,这样各种微信群、QQ群理论上是最便捷的交流场所。
我相信大家都会加入很多交流群,遇到问题的第一选择,往往就是在群里寻求解决方法,更多的时候会得到有效解决方法。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找人寻求帮助,而在交流群里当我们看到别人问题的时候,是否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回复了呢?以前,看到群友的问题,我不会轻易马上回复,主要担心自己的答案可能不正确,或者其他群友已经给了正确的回复,或者自己当时正在忙,想忙完后再说(可想而知);后来,当自己遇到问题在交流群里寻找答案而无人回答时,对交流群的期待值降低。有一个意识,就是群里可能只适合闲聊而解决关键问题的有效性不高(可能是交流群的性质问题,包括是专业讨论群),我不知道这种心态是否你也具备?到现在,看到某些群里有人积极回答其他网友的问题,刚开始觉得是意外,时间长了慢慢意识到其实在交流群里,我们更应该养成一个积极响应其他网友问题的习惯,积极的提供参考建议。
离开财务岗位已经快两年了,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会遇到税务方面的实务问题需要寻找解决方法。起初,经常会在QQ群、微信群请教群友,但是往往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最终还是另寻途径;最近金三上线,遇到操作问题,在视野群里得到了网友的帮助,ta的耐心细心和专业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想,如果别人问的正是自己做过的事情,对自己来说是举手之劳,而对求助者来说则是解决了一个大的难题。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每当在交流群里看到我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会积极的去回复供参考。
在行业交流社群里,可能由于多种原因,你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回复;当我们看到别人的问题时,我们又是否有积极的去提供建议供参考?每个人加入行业交流群的初衷都是学习交流、关键时刻能得到帮助,或者本身就是带着问题而加入的社群。虽然某些时候,群里有些问题可能很基础,毕竟群里人来人往,新人不断,或者是非专业人士提的问题。遇到问题时,我们第一选择应该还是百度,百度能够解决很大部分的问题;百度解决不了的,建议再去交流群里咨询,这样相对省事省心。新人遇到问题第一选择是百度,而不是任何问题均在群里询问;而当我们在群里看到群友的问题时,多一分耐心,保持善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建议供参考。每一个行业交流群的初衷都是大家共同学习,并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但交流群毕竟是自由生长,可能较难保持初心。作为行业交流群的一员,建议力所能及回复看到的问题,少一些闲聊,多一些专业交流。
曾有一段时间我有深深的困惑,在我加入的一些会计群里,天天家长里短、单位内部斗争、吃什么穿什么等都聊的热火朝天的,一天能产生上千条信息,几位人物乐此不疲,一天两天还好说,难得的是持续的这样闲聊下去,我就想,他们的工作是什么时候做的呢?他们的状态是让人羡慕还是让人警醒呢?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其中的人抱怨多了起来,涨薪的幅度低,升职没ta的事,抱怨各种不公,抱怨ta的专业得不到认同,抱怨财务的价值低下......
想起一位同事邮件的签名里的话“注意力是阳光,关注哪里,哪里就成长”。我也想问问,你天天在各种群里在忙活什么?你有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的疑问吗?你在无数个群里感觉到孤单吗?若干时间后你后悔这么多你加入的群吗?
(本文来源视野思享会会员感悟,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
收藏:税控系统设备款和技术服务费全额抵减税额如何申报
你要的工资表、工资条智能查询功能来了
管理会计都干啥 请听我来告诉你(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