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算算,自己工作近20年了,在目前的单位就有8年时间,担着财务经理的职务,做着熟悉的会计核算、成本管理的事,或许在别人看来该满足了,但脑海里始终有挥之不去的辞职的念头,不知这是职业倦怠?还是真的需要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个念头产生的原因,或许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接触范围有限
目前所在的单位虽然规模不小,但我总认为是个小企业,主要是管理粗放简单,相应的要求财务工作也简单,所以眼界有限。最近考虑比较多的是,小企业财务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是有相应的思维和产品?还是说会被大企业所淘汰?但无论如何,财务人员都需要接触大数据,目前看我是没任何希望接触的。
因为每天做着重复的事项,很难说掌握其它财会领域里可以产生价值的技能,长久以往自己的选择余地更小,更别说进入大企业了。这个也是我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2、无法适应领导的“不靠谱”要求
因为所在的行业特性,需要长期的投入以及缓慢的收回,虽然收入不断的提升,但距离高盈利时间还早。因为老板设立的公司比较多,公司无法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及资源投入。老板经常要求财务分散精力搞各种不关领域的投资,变化性非常大,财务部门缺乏足够的话语权,只能跟着老板的想法一天天东奔西跑,无聊的忙碌和累,主要是心累。
其实有的投资方向发展趋势也不错,曾经提出过增加人手的问题,被直接拒绝了。如果仍旧这样疲于奔命的话,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办法做到面面俱到,成了样样疏松,在财务这个讲求专业的领域,无异于让自己加速贬值,甚至可能产生风险。
3、当初的成长经历
在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因为业务的发展需要,要向银行申请贷款,从慢慢开始了解到不断的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到今天的能够熟练的应对,成功的申请到四笔总额近千万的贷款,有抵押贷,有信用贷,也有置换贷,因为行业特色前期都是投入,收入尽管未来可期,但毕竟没完全实现,所以就需要与银行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取得对方的信任,共同设计贷款方案。那时候的工作充满了激情,是我希望遇到的。
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棘手的事,有一次和某银行已经谈好了申请信用贷,按该银行的要求,需要提供非常多的相关资料,加了很久的班才整理完全,与银行信贷经理也不断的沟通,最后银行上会的时候,因为资料中被发现一个很重大的bug,结果贷款泡汤了。这件事已经无法挽回,只是给自己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做到更细致。
4、我的追求
虽然工作了20年,我依旧深深喜爱财会这个职业,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某一个领域里的专家,希望能够有更高层次的视野与理念,熟练掌握更多的财务工具。中国会计视野网成了我的家园,在这里认识了非常多的朋友,能够向他们学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或许我唯一的优点就是还没有丢掉愿意不断学习的想法,同时相伴的坏习惯还有一大堆,最严重的就是拖延症,好想有哪位朋友能督促我把拖延症给改掉。我在参加的视野特训营第8期里有了很好的体验,助教是最辛苦的,经常被温柔的催促,让人不敢心生懈怠。
我喜欢与同行的交流,一个人呆过的行业有限,但是交流的人多,等于呆过的行业也就多了,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来的问题,说不定以后我走到相同行业了,也会遇到。在视野特特训营第8期里,能够跟上百位爱学习的营员进行充分的专业交流,在见识到更多高人的同时,能够充分的吸收别人的长处。
我很清楚自己目前处于职场迷茫期,但总要有个选择。我的设想是辞职后休息半年时光,全身心的备考几门CPA,利用这个机会深入的学习。当然或许到时候情况会有变。
面对我的情况,作为同行的你,有哪些建议呢?请在留言里提出,我会好好的思考。
(本文为视野知行社学员的经历,财小荟整理发布,图片转自网路,转载请注明出处)

延伸阅读:
赶紧自查!下月开始,你的这些银行卡可能就没法用了
我的财务助理辞职了!
我是如何用8年时间修炼为CF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