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开展的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四川省审计厅派出审计三处积极探索“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审计组织方式,加大大数据运用力度,大数据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高度融合,在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拖欠企业账款等方面审计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科学计划突出重点。审计进场前广泛征集市(州)对大数据审计工作的意见建议,邀请部分市(州)现场讨论研究大数据审计思路,并在授权审计工作动态中印发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大数据分析计划及安排,明确大数据分析重点内容、方法,统一大数据分析思路。
践行“数据先行”理念。根据审计工作重点,提前谋划数据采集内容,提出采集数据计划。将不同种类数据进行数据清理、标准化处理,形成统一格式。以系统为支撑,快速索引关键数据,建立数据多维度关联,为发现问题线索和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强大的数据和技术支持。
探索“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审计方式。审计厅组织市(州)审计局分两批次集中分析,疑点生成后分组进行核实,动态调整分析脚本和参数,做到分析与核实有效衔接,增强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此次审计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精准揭示了违规占用耕地、土地撂荒、高标准农田“非粮化”“非农化”、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
延伸阅读:
广州市审计局组织经济责任审计培训
安徽师范大学做实研究型经济责任审计
西华大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见面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