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恩施市审计局:多举措出击推动政府过好‘紧日子’”
作者 袁勇 欧远兴
今年,恩施市审计局紧紧围绕财政部关于推动落实“过紧日子”的六项要求,立足经济监督职责定位,积极探索建立“抓早抓小、抓常抓长”的“过紧日子”审计监督机制。在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将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贯穿到审计全过程,从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审查和绩效审计等方面发力,推动“过紧日子”要求落实落细。
一是强化预算编制管理,着力将源头管住。注重考量被审计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及精确性,深入分析是否存在预算编制粗糙、预算超支等问题。高度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与增量,消除不必要的支出,减少资金闲置,从源头上遏制奢华和浪费行为,避免财政风险滋生。在开展一级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基础上,抽查延伸审计二级预算单位,从行政开支的预算安排开始,至预算实际执行效果结束,全方位全流程监督行政支出的真实性、规范性,确保各单位“过紧日子”思想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二是强化预算执行审查,着力将支出优化。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在预算执行中是否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注资金使用合不合理、支出结构优不优化,并深入查找财务监管薄弱环节、廉政风险、制度漏洞等具有苗头性或倾向性的典型问题,确保“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从源头上聚焦超财政承受能力上马项目的问题,针对半截子工程和烂尾的政府投资项目,认真核查前期论证的充分性、设计的科学性和财务筹划方案的可行性;针对已完工项目,检查其超概算投资问题及未经审批追加概算的问题。重点揭示损失浪费的问题,保证项目资金有效利用,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是强化资金绩效审计,着力将效益提高。将绩效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聚焦预算绩效全链条管理,客观真实地反映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资金闲置沉淀、项目推进缓慢等效益不高的问题,积极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提升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通过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揭示财政部门对预算资金的绩效管理走形式的问题,包括预算的绩效目标未细化和量化、绩效运行监控效果不理想、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及时,预算安排与资金使用效果不挂钩的情况。同步检查财政存量资金的有效利用情况,揭示资金长期沉淀未盘活使用的问题,包括各部门和乡镇财政专户资金长期滞留的问题。健全“花钱问效”的机制,杜绝财政资金“躺着睡觉”的问题。
延伸阅读:
河南:加强审计监督 筑牢安全防线
武汉数字赋能提升资源环境审计监督质效
樊城审计强化审计监督提升资金使用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