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Asian Evaluation Week
【亚洲评价周】张朝阳:项目是政策的具体体现

 (撰稿:肖祯)8月末,国家卫生计生委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刚刚完成了对19个省(市、区)2015年度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现场考核工作。这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财政部连续第6年委托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组织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绩效考核。
  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主任张朝阳又马不停蹄地赶到西安,参加“2016 SHIPDET主题课程—亚洲评价周”的培训,并作为主旨发言人为与会嘉宾分享了“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绩效评价逻辑框架”。
  “虽然这只是首届亚洲评价周,但是收获很多。各国嘉宾专家就绩效评价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各抒己见、探讨交流,这一周过得非常充实。”张朝阳说。
事实上,通过张朝阳对“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绩效评价”的介绍也让此次参加亚洲评价周的各国专家学者对中国绩效管理工作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是世界银行支持的卫生项目,简称为卫十一项目。一直以来,卫十一项目就是希望能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和综合试点,提高项目地区居民基本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为不同发展水平地区提高可推广的农村卫生改革发展创新经验和模式,可持续性地改善项目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
  该项目是2008年开始,在我国8个省40个项目县引入绩效管理的思想,开展以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管理,以绩效持续改进为目标,建立基于卫生服务绩效的激励机制。项目地区探索形成了“新农合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与管理模式”、“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康村创建”等经验和模式。
  事实上,农村医疗卫生最重要、最基础也最薄弱。“经过5年多的试点,40个项目县中建成了若干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绩效管理先进县,绩效考核始终以质量为核心,全员参与以保证绩效改善的可持续性,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化的绩效管理思想应得到充分运用,有效提升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绩效管理水平。” 张朝阳介绍说。
  据了解,在这个项目过程中,一直采用项目开发的卫生项目复合评价逻辑框架。该逻辑框架是在总结项目监管中心30年管理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卫生项目进程中,国际国内项目评价工作的发展和挑战的基础上,根据世行通用标准、中国具体实践和评价应用需要提出的。卫生项目复合评价逻辑框架内容包括逻辑维度评价、要素维度评价和环境维度评价。张朝阳主任在此次大会上,解析了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的4个评价实践案例,深刻阐述了卫生领域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践探索。
  张朝阳强调,“项目在多数试点跟踪县对评价结果制定出绩效等级,按优秀、合格、不合格等分成三至四个不同等级,也有试点县按各机构得分总数和分值的高低进行排序比较。按绩效评价结果兑现激励措施。激励措施包括经济激励、非经济激励措施。经济激励主要包括财政补助、职工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有的县将对新农合基金服务供方垫付资金的支付,纳入依据绩效评价结果支付的范围。非经济激励包括:表彰、干部任免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连续收集40个项目县5年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得出了结论,采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考核指标监测项目实施进程,有利于及时发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体系的完善。
  “传统的项目经验总结工作缺乏因果分析,容易出现项目一试就行、一推广就死的情况,眼下,亟需学习编写案例的国际方法和标准,学习如何把中国人自己的项目故事讲好,这次亚洲评价周正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张朝阳说。

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绩效评价逻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