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新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

    据悉,在1985年发布的《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和《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实施细则》已在1992年废除,被1992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1992年11月30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代替。目前,国家对固定资产折旧方面的专门政策只有国家税务总局在2009年颁布、2008年实施的《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他折旧方面的规定散布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中。

    近日,税务总局发布公告,明确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不低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最低折旧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选择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进行加速折旧。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就有关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予以明确。该通知自2014年1月1日

    该通知明确规定: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
    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
专家评议
税务专家解读
按照会计利润纳税的时代来临
    中国会计视野特约的税务专家解读新政说: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政策,其目的似是为减税,按照会计利润纳税的时代来临了。此政策是继股权转让新三板减税后,面向所有产业升级企业的大优惠。企业折旧占成本近40%,按照企业实际折旧扣除,相当于按利润纳税。营改增、股权转让、加速折旧同步发力,体现了本届政府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等手段扩大社会总需求。[详细]
以前的规定重新描述 并小幅突破
    税务资深人士刘永生则认为新政是把以前的规定重新描述下,并做了小幅突破。比如以前仅软件行业,电子行业少数几个行业可以加速折旧,现在稍微扩大,也仅限于特殊行业。缩短折旧年限没有变化。且新政下,固定资产标准为5000元,企业执行的时候,又多了约束少了弹性。而此前执行的诸如任何行业在设备使用环境恶劣,损耗大时可以加速折旧的政策,是否在执行新政中被认为过时而被淘汰。刘永生则也表示了担忧。[详细]
会计专家评论
    注册会计师刘志耕称,由于现在会计准则没有规定限额,仅是给出了判断固定资产的特征和条件,所以,判断是不是固定资产的权利交给了企业,很多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为了图简单,仍然依照单位价值2000元的标准来执行,现在只要原值低于5000元的固定资产,就可以执行税前扣除标准,税收免除力度很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在所得税之前扣除,直接的好处是减轻企业所得税负担,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详细]

    国务院政策出台这个政策,总体上是一项精准发力的政策。虽然不搞强刺激,但是在会计上,在固定资产折旧上一个精心的安排。首先,这个政策在所有行业中要求对研发的仪器设备不超过100万的,直接计入成本费用。超过100万的,采用双倍余额。这就意味着一次性把成本加大了,实际上相对的利润就减少了,当期的税就可以相对减少了。另外一个,加倍折旧就意味着未来的钱可以现在用,有点像按揭住房。折旧政策一个很大的效果就是盘活现金流,改善现金流量,当期使企业有更宽松的现金来运用在经营成本上,而不是马上就交税。

会计专家:加速折旧新政是税收优惠
    会计专家马靖昊表示,100万元的标准是基本合理的,100万元以内一次性扣税彻底解决了企业分期纳税的麻烦,100万元以上打六折处理相比过往也是一大进步。扣除上限提高,对于一些个体企业、小微企业的减负效果明显。列出了细分行业,且都是符合市场发展前景的创新型行业,说明国家对于中小创新型企业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另外,这里明确参照了会计里的折旧方法,减少了企业的纳税调整。
媒体评论
  • 折旧新政企业减负A股首年可减税2333亿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测算,按照国务院最新的固定资产折旧加速政策,A股所有上市公司第一年预计总共节省的税收可以高达2333亿元,这将是2013年所有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总额的7.8%。 [详细]

  • 上市公司正在评估加速折旧政策效应

    多家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实施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并非强制执行,目前多数上市公司正在研究、评估。某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表示,未上市的中小企业将更加受益于新政策。 [详细]

  • 黄金水道建设叠加固资折旧新政

    9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减少机械设备企业税收负担。机构预计,在长江经济带推升市场需求、固定资产折旧加速政策减少税费的双重叠加下,港口物流机械景气度将提升。 [详细]

  • 加速折旧有利企业 减轻现金流压力

    加速折旧或缩短折旧年限带来的问题是,企业的净利润、所得税、现金流等因素会发生人为的变化,部分变化甚至是反向的。 仅从财务角度考虑,企业加速折旧会造成短期净利非经营性下降,降低以市盈率(PE)为基础的A股估值。因此,近年来实务中一旦出现上市公司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就会被扣上隐藏利润、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帽子。 [详细]

回音壁
  • 减税不能光靠总理

    我们要看到虽然总理在不断推进结构性减税,尤其是今年出于就业的目的大力尝试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但是如果要推进系统性的减税,还得靠根本性的财税改革。 财税改革的根基是预算改革,即政府如何收钱和如何花钱,都必须受到立法机构的批准和制约,而这正是现象的财税体制所缺乏的。明年将实施的新预算法中,规定政府全部收支要纳入预算管理,并强调预算必须接受社会监督。但要建立一个运转良好的预算系统,也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详细]

投票 投票成功,感谢您的参与 查看投票结果
小贴士
  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
   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直线法)、工作 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如果企业在对折旧方法定期的复核中,发现固定资产包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 改变,则应当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时应报有关部门进行备案,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税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网友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