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报送“关于东疆保税港区进一步推进融资租赁业”的方案

    青岛:《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中“全面启动创建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

    广东:今年三四月后启动大规模的调研和政策研究,目前方案还在制定过程中

    厦门:厦门有关“自贸区”的方案仍在斟酌中。自贸区的全名拟称为“厦门对台自由贸易园区”

    自由贸易园区(FreeTradeZone,FTZ)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对外做买卖市场。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传统的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缩写FTA):

    是根据多个国家之间协议设立的包括协议国(地区)在内的区域经济贸易团体。

    FTZ与FTA的中文译名:

    FTZ与FTA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为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商务发展而设立。为避免两者混淆,商务部等部门2008年专门提出将FTZ和FTA分别译为“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区”,以示区分。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申办历程

    2005年之后,上海、深圳、天津等地都向国务院及各部委提交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的建议,之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也对这些地区进行过调研。

    2011年11月,在“第11届世界自由贸易园区大会”期间,上海正式向外界明确表明要建立自由贸易园区。   

    2013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位于浦东的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会议强调,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

    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金融、航运、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六大领扩大开放措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范围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并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 上海自贸区内暂时调整实施地方性法规 三年内试行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有关法律规定的行政审批的决定》的规定,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停止实施《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条例》。凡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调整实施有关内容的,上海市有关地方性法规作相应调整实施。 [详细]

  • 金融开放创新:上海自贸区有望试水多项金融改革

    在投资领域,上海自贸区注重两个方面的创新。对于自贸区内投资,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通俗讲,就是对区内注册的中外企业开列一张中国法律所不允许经营的事项,除此之外,区内注册企业均可以自由经营。很显然,这涉及重大的政策突破,这也正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在区内暂停三部涉外经济法律动议的原委所在。 [详细]

  • 六大领域扩大开放:金融、航运、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

    从获得的信息来看,有关方面提出的上海自贸区建设方案中关于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清单,涉及六大领域十九个行业。这些开放范围基本上建立在现有法律法规基础上,有些力度比较大,预计开放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详细]

  • 七项税收优惠:两项鼓励投资,五项鼓励贸易

    自由贸易区共涉及七项税收政策。其中促进投资的两项政策是:一是注册在试验区内的企业或个人股东,因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资产重组行为而产生的资产评估增值部分,可在不超过5年时间内分期交纳所得税,简称为“非货币形资产投资政策”。二是对试验区的企业以股份或出租比例等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奖励,实行已经在中关村等地区试点的股权激励所得税纳税的政策,也简称为“股权激励政策”。 [详细]

  • 上海自贸区先试190条负面清单

    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最具亮点的一项,负面清单被外界寄予厚望。在9月29日下午举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情况说明会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试验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表示,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负面清单共涉及18个门类,89个大类,419个中类,1069个小类,共190条管理措施,“相对于1069个产业小类来讲,大概有17.8%,有特别的管理措施。” [详细]

  • 上海自贸区会是什么样?

    根据上海的安排,9月底自贸区已率先启动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10月9日,先入关再报关已实施,货物能够直接进入自贸区、进出区货物无纸放行、区内货物便捷流转。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已分别起草针对自贸区的指导意见和部市合作备忘录,建立统一监管机构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详细]

  • 上海自贸区瞄准亚太一流 税收或存分歧

    国务院常务会议虽原则上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在海关原有多个特殊监管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贸区”的新概念,但截至目前外界尚未见到任何具体政策。 事实上,这一做法秉持了中国在改革中让地方“先行试点”的惯例,也同时留下了无限的猜想空间。 [详细]

  • 上海自贸区内企业没有所得税优惠

    针对人们此前对上海自贸区税收政策的各种猜测,证券时报记者近日从权威渠道获悉,上海自贸区不是零关税区,也不会有免税店,自贸区内企业也没有所得税优惠。不过,在货币的自由兑换等金融政策方面,上海自贸区的开放程度比前海更大,“前海有的全有,前海没有的,上海自贸区内也会有”。[详细]

  • 自贸区究竟能为银行带来什么

    “交行拟以位于外高桥保税区内的外高桥保税区支行为基础,通过整合新区、临港地区的经营和业务资源组建自由贸易区分行。而该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升格为自由贸易区分行的申请已于近日提交,正等待监管机构的审批。”9月26日,交通银行总行副行长钱文挥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详细]

  • 自贸区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第一个背景是全球贸易竞争。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协议)和PSA(诸(多)边服务业协议)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规则,来取代WTO。对于新一轮的游戏规则,如果整个国家要进去可能有困难,可以先让自贸区主动门户洞开,所有国家都可以来自由投资和贸易,做一个对接的小窗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