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十月,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校园招聘都会让高校会计学子为之疯狂。校园招聘中的“四大”,有点像世界杯足球的“开场赛”,也有点像校园招聘这部年年热播大片的“首映式”。
近日,记者了解到,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也开始大规模加入到校园招聘的队伍中。同时,本土所也越来越受到应届生的青睐,可以说两者的契合度越来越高了。
助力本土所人才梯度建设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首席合伙人朱建弟曾在一次会议上透露,去年他们到全国26所高校进行了校园招聘,吸纳了500多名应届毕业生,同时在这些准会计人中推广了品牌,宣传了立信作为本土所的理念、文化,许多有民族自豪感的学生都加入到他们的团队中。
不仅是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国内的其他大所,比如中瑞岳华、信永中和、中汇、天职国际等,对校园招聘也非常重视。
据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主任会计师陈永宏介绍,天职国际通过校园招聘的员工已经占到全所总招聘人数的80%左右。“我们所校园招聘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今年共有332名2011届毕业生加入天职国际。”同时,天职国际还在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实习基地,与它们有着稳定的合作关系。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赵亦飞也介绍说,“我们每年会招聘200名左右应届毕业生。目前,我们事务所的人员流动率为10%至15%,在人才梯度建设方面,校园招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赵亦飞说。
虽然从社会上招聘的员工更具工作经验,“上手”更快,但应届生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赵亦飞表示:“应届生作为一张‘白纸’,可以更快地与企业文化融合,思维方式也更加灵活,而不像从社会上招聘的员工那样,用自己已经形成的惯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对待新的工作。”对此,陈永宏说:“事务所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大量新鲜血液的加入,应届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另外,一般来说,应届生走向社会开始工作的一两年,会有很大的进步。所以,尽管应届生的培养成本相对较高,但大部分本土所还是非常愿意为社会培养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认为这是它们的社会责任之一。
不甘落后的薪酬与职业规划
本土所的热情,是否得到了应届生同样的回应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本土所在应届生中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
赵亦飞说:“记得我们在东北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等一些学校招聘时,很多学生透露,不愿意承担‘四大’相对高强度的工作。而且,伴随着本土所做强做大及管理等方面的提升,其优势越来越明显。”于今年7月毕业的某财经院校会计系学生梁宏告诉记者:“对我们会计系应届本科生来说,本土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如果能进入本土大所,我们得到的锻炼应该不会比在国际‘四大’差太多。”另外,在薪酬方面,本土所对应届生也有所提高。陈永宏说:“以前,‘四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薪酬方面,而近几年来,我们本土所与‘四大’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各本土所薪酬情况不一样,估计目前的总体差距不会超过20%。”除了工资待遇之外,“四大”吸引人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为员工规划了清晰的职业上升通道。
对此,本土所也不甘落后了。
赵亦飞介绍了中汇的“361”机制,即事务所每年对每个层级的人员进行考核,30%的人是最优秀的,他们的工资待遇和职位提升幅度较大;60%是表现良好的员工,其工资待遇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而且会升职;而剩下的10%则是表现平平甚至是有可能被淘汰的员工。
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大型本土所都已经为员工规划了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
悟性成为人才选拔要素
本土所在增强自身吸引力的同时,也在如何选拔最适合的人才方面费了一番脑筋。到底具有什么样素质的应届生才是本土所最需要的呢?陈永宏认为悟性很重要,他说:“一些财经类和个别综合类院校的应届生是我们主要的招聘对象,在北京的学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在应届生招聘中,我们比较注重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工作态度等。另外,我们会比较重视学生的悟性。”专业知识、社会实践、逻辑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是本土所在招聘中所看重的。
“首先,我们每年招聘来的应届生基本都有二本或以上学历。与‘四大’不同的是,本土所更加倾向于招聘具有财经类专业背景或者在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已通过两门以上科目的应届生。”赵亦飞结合自己的经验介绍说,“除了基本的教育背景和一定专业方面的素质外,我们也比较喜欢承担过一些社团组织者角色的应届生,或者有一定社会实践和实习经历的应届生。此外,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很重要,毕竟会计师事务所属于服务性的中介机构,需要经常跟客户打交道,所以我们很注重员工能否积极主动地与客户沟通,并从服务的角度来体现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