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包装条款:
合同中约定商品是散装、裸装还是需要包装,约定好包装的规格、方式、使用的材料、包装费的负担问题。
1、根据商品特点和运输方式来约定合同条款,商品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则包装不同;
2、包装应适应商品的特性,以保护商品、便于运输为前提。机电产品用集装箱运输,液体产品用专用容器运输。
3、海运包装要牢固、耐海水侵蚀,铁路包装要抗震,航运包装要轻便
4、征收从量税的商品,不宜采用较重的包装;征收从价税的商品,不宜采用较贵的包装;
5、尽量选择重量轻、价格低、结实的包装物资,降低成本,节省运费;
6、包装费一般包括在货物价款之内了,不再单独收取。如果买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费用由哪一方负担应做出明确规定。如果由买方负担,要在合同里写上包装费的支付时间和办法。如果包装材料由买方提供,应明确提供时间及逾期到达时,双方承担的责任,并与合同交货期相适应。
十四、运输保险条款:
1、保险费用一般是含在价款里的;
2、考虑风险和损失的关系,以确定保险险别:不同的货物在运输途中遭遇意外事故,其损失的情况和程度是不同的,在投保前应分析各种风险对货物致损的影响程度,以确定适当的险别。保险公司对于标的物的潜在缺点和运输途中的自然损耗是不予承保的。
3、考虑货物的性质和特点:钢筋、水泥等建材在运输途中不怕碰撞;鸡蛋、瓷器等物资怕碰撞;
4、考虑货物的包装状况:如果由于包装不当造成货物受损,保险公司不赔;
5、考虑航线路线和停靠港口:通过马六甲海峡,则易遭海盗袭击,保费就高。
十五、担保条款:
1、当事人对保证人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的,或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的债务承担责任;
2、担保人应有代替别人偿还债务的能力,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养老院不能充当担保人;
3、保证人应当拥有超过其所担债务的资产。债权人应当对保证人的清偿能力做严格的审查,保证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4、保证是以保证人的不特定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保证不需实际财产的交付,与抵押、质押、留置都不同。
5、没有约定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的,一律视为连带保证
6、超过保证期间了,保证人就不用承担保证责任了。法定的保证期是6个月,主债务履行期满6个月后,原告还没拿到钱,则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就解除了。
7、担保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实现债权的费用、律师费等。
8、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本票、存款单、保单、仓单、提单、股票、知识产权),东西要交到对方手中。
9、留置: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留置标的物。
10、抵押:抵押物登记后抵押才生效,必须采用书面方式。车辆抵押在车管所(车辆质押不用去车管所),房屋抵押去房管所,土地抵押去房地局。
十六、知识产权条款:
凡涉及软件、外观设计等有关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条款就很重要了。
1、研发成果的归属方式:
(1)乙方接受委托开发软件,知识产权归属乙方,乙方授权甲方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2)乙方接受委托开发软件,知识产权归属甲方,乙方不再具有所有权;
(3)研发成果归甲乙双方共同所有,且对技术情报和资料均承担保密义务。
2、知识产权的保密条款:
(1)乙方应保证所提供给甲方的产品无知识产权纠纷,如果出现知识产权纠纷,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由乙方承担。
(2)甲乙双方均对对方提供的技术情报和资料承担保密义务。不论本合同是否变更、解除、终止,本条款长期有效。
(3)甲方不得向第三方透露乙方的开发报价,否则造成乙方损失由甲方赔偿,赔偿金为该开发报价的200%。
(4)乙方在未经过甲方同意的情况下将所开发的内容透露给第三方,由此造成甲方的损失,由乙方向甲方支付赔偿金,为该开发报价的200%。
十七、安全及环保条款:
1、乙方的工作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乙方应对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加以识别,对安全隐患予以防范,有相应的安全措施,不对他人和自身造成任何危害,并承担违反上述承诺所造成的损失。
2、乙方的工作需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使用的任何材料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对人身产生有害影响,并承担违反上述承诺所造成的损失。
十八、争议解决条款:
1、仲裁和诉讼只能选一个,仲裁一次性生效,仲裁不服不能去法院,法院是二次终审。
2、双方当事人在合同里没有约定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3、在合同里写明当争议出现时,双方都认可质量、技术品质的检验机构和鉴定机构;
4、劳动合同出现争议,必须去劳动仲裁委仲裁,仲裁不服,可以去法院。
十九、预防合同欺诈的措施:
1、注意合同对象的选择:对方要有好的信誉,有合法的主体资格;
2、对合同内容反复斟酌,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晰、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合同条款越完备,欺诈的可能性就越小。尤其要审核合同的全部条款里面是否有影响价格条款的内容。
3、聘请律师参与合同审核;
4、请工商局为合同做鉴证,请公证机关为合同做公证;
5、建立健全企业的规章管理制度。
(1)建立合同审批制度和审批流程。设置审批权限,规定好哪些部门参与合同审核,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2)查询对方的相关资格、资质和信用的信用调查和信用分析制度;
(3)合同专用章与合同文本的管理使用制度;
(4)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跟踪、监督和检查制度。
延伸阅读:
财务经理审核合同最好能检查的内容(上)
别人家的营改增
6月增值税纳税申报期 这16个热点问题一定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