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微信号:esnaicom

中国会计视野
[]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图片新闻 国内行业资讯 行业评论 税务资讯 会计信息化 海外财会动态 财经要闻 企业动态 往日头条 专题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财经信息正文
 

国资委加力推动国企科技创新改革

来源:证券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09  作者:江聃   编辑:lucy93

打印   RSS 字号:|| 
核心提示:推广“科改示范行动”经验、强化科技创新激励专题推进会在国务院国资委召开。

6月8日,推广“科改示范行动”经验、强化科技创新激励专题推进会在国务院国资委召开。记者获悉,截至目前,“科改示范企业”已基本完成董事会应建尽建、配齐建强、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等重点改革任务。80%的“科改示范企业”已灵活开展多种方式的中长期激励。

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表示,“科改示范企业”作为国有科技型企业中的“先锋队”,探索形成经验的更大价值在于复制和推广。如何从不同层面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推力、内生动力、系统合力和政策引力这“四力”,是推广成功经验的重要抓手。

具体来看:集团公司要做好“战略引领+中枢统筹+高效推手”,加快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推力”;创新主体要做到“搭好平台+建好机制+用好人才”,充分激发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协同创新要突出“两链融合+协同攻关+成果转化”,有效凝聚科技创新的“系统合力”;创新激励政策要做到“学深吃透+集成运用+务实落地”,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的“政策引力”。

对于“科改示范企业”的激励,国务院国资委始终坚持“能给尽给、应给尽给”的原则。“但一些企业还不熟悉、应用不到位。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这些好政策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翁杰明说。在此基础上,他表示,还要持续推动政策创新。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保证正确改革方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鼓励各地国资委和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结合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实际,推行更为灵活、更具创新性、更接地气的激励政策措施。

对于创新主体而言,则要“搭好平台+建好机制+用好人才”。国资委鼓励采用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新型管理模式。打破科技人员薪酬待遇“天花板”,贡献大的科技人员的薪酬待遇水平可以超过同职级管理人员。对市场化引进的稀缺高端科技人才,可以采用市场化对标方式,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包”。对关键稀缺人才,可以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各种保障性激励。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记者表示,这一激励政策安排着力在提升激励力度和保障力度。切中了科技人才,特别是关键稀缺人才的现实痛点,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本次会议再次强调央企、地方国资委要支持鼓励国有科技型企业上市,协调解决各类难题,推动央地之间创新交流,既搭好平台,又铺平道路。刘兴国认为,会议强调要协调解决各类难题,推动央地之间创新交流,将推动科技型企业培育与发展,为更多科技型企业上市创造条件。

延伸阅读:

  • 国资委进一步规范投前管理严控定价风险
  • 国资委发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有关事项通知
  • 国资委引导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 更多关于 国资委 的新闻 关于 国资委 的论坛帖子
    返回视野资讯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最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