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金融纵深破题 七部门合力绘就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科技金融“大文章”谱写脉络进一步清晰。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方案》,针对科技金融运行全过程的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将进一步被强化;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模式开启,科技型企业将迎来一系列有效的金融助力。
今年以来,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工作方案等。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在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我国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之义。
与此同时,基于科技创新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更高、回报周期更长、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发展需要时间等特点,壮大“耐心资本”也成为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助力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生态:多元化接力式金融赋能
此次七部委文件是体系化的深化落实思路,对建立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发展科技金融的管理框架优化等进行了安排。
今年以来,我国科技金融的投入力度明显增大。如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5000亿元额度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发放对象包括21家金融机构,以支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资金需求;证监会发布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旨在通过资本市场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金融服务。此外,金融机构也纷纷行动,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制定相关战略规划和投入金融资源。
“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既是增强我国信息科技产业安全性、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认为。
为进一步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工作方案》出炉,为科技金融发展规划了明确的路线图。
《工作方案》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精准支持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基础再造、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等重点领域。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向记者分析道:“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做好‘五篇大文章’进行了重要部署,此次七部委文件是体系化的深化落实思路,对建立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发展科技金融的管理框架优化等进行了安排。该制度将在推进科技金融提档升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此对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等产生深远影响。”
据悉,《工作方案》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全面加强金融服务专业能力建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科技金融专属组织架构和风控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内部制度。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从融资对接、增信、评级等方面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强化股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的政策支持。将中小科技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完善适应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保险产品,深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丰富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鼓励各地组建科技金融联盟,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等交流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杨海平认为,当前科技金融发展仍存在短板。“最主要的难点是股权投资发展滞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滞后且生态待优化,已经成为接力式服务构建中的短板。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发展科技金融的主要方向是投贷联动,投贷联动的核心在于‘投’,而股权投资也存在如募资难、退出难等突出问题。”
为破解上述难题,杨海平建议:“一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股权投资,即发展政府主导的基金丛林模式,培育中国特色的‘耐心资本’。二是下大力气优化股权投资生态,鼓励企业设立CVC(企业风险投资),发展政府主导的S基金,研究出台体系化的股权投资机构鼓励政策,激发各类股权投资机构的活力和潜力。”
新动能:构建更好的制度和机制
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应为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更好地防范科技金融风险。
发展科技金融,重点是服务好科技型企业。董希淼认为,科技型企业虽然具有高成长性,但可能存在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等问题,同时普遍存在资产较轻、缺乏抵押物等现象。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应协同发力,综合施策,为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推动科技金融健康发展,更好地防范科技金融风险。
《工作方案》针对科技金融运行全过程,强化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建设。优化激励引导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等政策工具,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标准体系和统计制度,完善常态化投融资对接、信息共享、创新试点、风险分担和防控等配套机制,增强金融支持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关于优化机制制度方面,董希淼建议:“一是建立健全企业、金融、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损失分担机制。引入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丰富科技型企业融资增信措施;设立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快出台相关标准,包括科创企业认定标准、认股权证业务标准等,为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二是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依法依规增进信用信息共享。如建设科技型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免费提供给银行使用。科技型企业要依法全面披露自身信息,加快数字化步伐,增强金融承载力。此外,加快建设全国性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所),推动知识产权可评估、可交易。三是修改完善金融法律和监管制度,合理确定商业银行股权投资的风险权重。适当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支持中小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落实容错纠错、尽职免责制度,减少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此外,科技创新再贷款应覆盖更多中小银行。”
在这个过程中,董希淼强调,要加快破除科技金融发展的四个“软约束”,即破除制度约束,构建更完善的法律环境;破除监管约束,应用监管科技,提升监管水平;破除机制约束,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破除文化约束,培养数字文化和人才。
此外,近年来,对于科技企业的支持,壮大“耐心资本”呼声高涨。“耐心资本”是指长期投资资本,泛指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且对资本回报有着较长期限展望的资金。“耐心资本”不是仅关注企业的短期收益状况,而是着眼长远,综合考虑企业技术创新、领先优势、商业模式等非财务指标,以对企业发展潜力和远期收益为信心,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活水。
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很多从0到1的原创性、颠覆性的早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投资回报,这就需要‘耐心资本’为企业提供长期而稳定的资金支持。”
在“耐心资本”的培育和壮大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方面也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与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政策协同,深入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搭建经验交流和研讨平台,推动《工作方案》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延伸阅读:
央行:规范高效开展内部审计监督
央行:我国建立受益所有人信息备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