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微信号:esnaicom

中国会计视野
[]金币中心|设首页|收藏|Eng|XBRL中国|可做?|帮助|         手机版
首页 图片新闻 国内行业资讯 行业评论 税务资讯 会计信息化 海外财会动态 财经要闻 企业动态 往日头条 专题列表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财经信息正文
 

优化金融服务助物流降本增效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08  作者:金观平   编辑:lucy93

打印   RSS 字号:|| 
核心提示: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

物流行业与民生、消费等领联系密切,行业的平稳发展离不开稳健的资金供给。做好物流行业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对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至关重要。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大力引导信贷向物流行业倾斜。比如,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去年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与服务的通知》提出,在疫情及经济恢复的特定时间内适当提高货车贷款等交通物流行业不良贷款容忍度。一系列政策举措有助于减轻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坚定物流仓储企业发展信心。

尽管如此,物流行业降本增效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一方面,物流企业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不少物流公司前期基本“增收不增利”。另一方面融资渠道窄。由于缺乏不动产,物流企业资产构成主要以专用设备为主,估值低,导致传统抵押贷款额度低。因此,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创新融资支持与服务政策,推动物流企业降本增效。

丰富符合物流行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物流企业缺少符合传统贷款抵押条件的“硬通货”,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交通物流领域企业的融资需求,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挖掘数据资源,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增加信用贷款、专项贷款的投放额度,更好缓解物流企业的融资之渴。

建立担保增信等融资配套支持。当前,多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探索建立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为资产实力不足的物流企业提供增信来获得银行信贷。比如,对担保费进行补贴,降低物流企业融资成本;对不良贷款进行代偿补偿,打消银行贷款的后顾之忧。此外,多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联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等,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打通金融支持物流企业的信息壁垒,做好配套支持和服务。

拓展多元融资渠道吸引长期资本。物流企业并不能仅满足于银行这个融资渠道。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选择出海、上市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增强稳定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我国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例,物流企业可以充分运用股票债券等资本工具,寻求耐心资本的长期支持。当然,物流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要把成本和风险等因素考虑在内,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外部资金的注入能有效帮助物流行业缓解资金约束,但也可能增加企业负债成本。物流企业想在行业赛道中站稳脚跟,创造长期价值,还需加强企业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在培育信用等级、规范财务管理、优化客户结构等方面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久而久之,这些沉淀的内生驱动力必将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延伸阅读:

  • 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
  • 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多项措施复制推广
  • 央行推动重点地区全力做好科技金融服务
  • 更多关于 金融服务 的新闻 关于 金融服务 的论坛帖子
    返回视野资讯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最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