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公布了其下属“资深专家组”(Group of Fellows)的研究报告,梳理分析了国际会计和可持续披露准则为资本市场和社会各界带来的效益。
一、有关背景
为帮助基金会受托人理解国际会计和可持续披露准则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与基金会未来发展相关的其他战略问题,受托人于2024年成立了“资深专家组”。该专家组成员初始任期为三年,定期召开会议并向受托人报告,以支持其相关战略决策。“资深专家组”由极具思想领导力且学术造诣很高的5位知名专家组成,英国伦敦商学院教授、基金会原受托人卢克雷齐娅·赖克林(Lucrezia Reichlin)担任主席,其他组员还包括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教授帕特里克·博尔顿(Patrick Bolton),中国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克里斯蒂安·洛茨(Christian Leuz),国际清算银行原副总经理(Deputy General Manager)、巴西中央银行原副行长路易斯·阿瓦祖·佩雷拉·达席尔瓦(Luiz Awazu Pereira da Silva)。
2024年9月,受托人委托该专家组就国际会计和可持续披露准则的效益开展研究。近日公布的研究报告系该专家组发布的首份研究报告,对全球学术界近20年来有关财务报告以及近期有关可持续报告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资本市场和经济社会的影响和后果,为基金会如何评估和衡量其工作成效提供了相关参考。
二、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证研究。
全球关于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影响的实证研究数量众多。尤其是随着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为学者们提供了评估国际会计准则带来的经济效应的研究机会,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在对资本市场及资本市场以外的影响方面,一是企业公开披露信息可以减轻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逆向选择现象,从而提高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效率。有研究发现,全球26个国家超过3100家公司在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之后其市场流动性水平增长了3%到6%。二是更好的信息对于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估计风险以及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统一的会计准则能够帮助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等外部各方更有效地开展监督,改善企业管理决策,提高投资决策效率,约束企业的决策行为。四是更具可比性的财务报告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竞争对手,在跨国合作等交易中与供应商和客户更高效地签订合同。
在配套制度方面,一是财务报告系统与其他各类制度因素之间具有互补性且相互作用。披露规则和会计准则不应孤立看待,其影响取决于配套制度,在法律运行体系更严格、更完善的国家中,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显著增强。二是强制执行是具有重大资本市场影响的关键。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本身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甚微,而会计准则的强制执行对市场流动性有重要影响。三是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也存在显著的横向差异,企业在执行新准则时具有不同的动机和方式。因此,国际会计准则本身难以实现报告实践和信息质量的趋同,配套制度框架中的其他要素也需予以协调。
在成本方面,专有成本?是评价国际会计准则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强制企业披露信息可能会产生重大的竞争效应和专有成本,这将降低企业投资或创新的动力,甚至降低企业寻求上市的动力。具体而言,披露的信息可能会向竞争对手、供应商或客户传递商业敏感信息,导致创新回报率下降,最终削弱企业创新和投资的动力。
(二)关于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实证研究。
由于可持续报告近期才出现,关于其监管或报告准则影响的实证文献相比财务报告较为有限,近期仅在少数国家或地区才开始引入强制碳排放报告及其他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规则。为此,现有学术文献主要基于自愿性可持续报告或者对强制性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合理预期来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
在对资本市场及资本市场以外的影响方面,一是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实际影响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尤其相关,部分企业将可持续披露准则视为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活动与政策的工具,实际影响更多源于强制性信息披露而非自愿性信息披露。二是可持续报告准则具有实际影响,未必总对企业或社会产生积极效果,由于潜在的实际影响众多,较难评估企业对可持续报告准则的潜在反应。三是基于双重重要性视角制定的可持续报告准则,相较于单一重要性视角的准则,其产生的实际影响可能更为广泛。四是当前尚不明确可持续报告准则在推动企业行为向社会目标转变的有效性。
在配套制度方面,一是审计鉴证和执行是关键。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与其他制度安排之间的相互作用值得关注,需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来确保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的执行。具体而言,关键在于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是否适用于企业的监管申报文件,以及是否由证券交易所、国家执法机构或审计机构进行监督。在多数情况下,相较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的执行难度更大,特别是重要性问题。二是配套制度的质量至关重要。由于可持续报告准则与各国制度基础之间的相互作用,预计可持续报告准则在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显著不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发达国家中具有良好报告激励机制的企业,很可能会将引入可持续报告准则视为提升报告质量、实现差异化竞争的契机,最终导致可持续信息披露实践的趋同程度降低。
在成本方面,一是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激励机制与成本考量对企业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很可能有部分企业正隐瞒着大量重要的可持续信息,很难预测引入可持续报告准则能在多大程度上迫使这些企业披露可持续信息。二是企业成本与规模密切相关。尽管关于可持续信息披露成本的研究并不多见,但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与企业规模存在紧密联系,表明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三是可持续信息披露可能削弱企业的创新动力。文献研究发现,财务报告(包括专利披露)增加了信息披露,但削弱了企业的创新动力,这种担忧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可持续信息披露。
三、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为帮助受托人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未来工作进行战略讨论,本研究报告强调了以下主要结论:
一是国际会计准则方面的长期证据和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方面的最新证据表明,准则对资本市场和经济社会具有重大影响,但较难预测影响程度,这种不可预测性是基金会对准则开展实施后审议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国际会计准则和可持续披露准则本身对于提高报告的质量和一致性是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同样重要的是制度基础设施,以确保准则得到贯彻实施。这是基金会与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负责部门、监管机构、审计师和其他准则制定机构密切合作的原因,这也表明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开展能力建设至关重要。
三是需要考虑国际会计和可持续披露准则的成本。该研究报告强调,需要确保披露要求重点聚焦对投资者重要的信息。这种平衡对于纠正许多国家和地区关注竞争力和最大限度减少报告负担的当前趋势尤为重要。
基于上述研究,该研究报告建议,基金会应当综合考虑国际会计和可持续披露准则的影响、配套的制度基础和成本等因素,建立一套评价准则成效的标准体系。
英文原文请见https://www.ifrs.org/content/dam/ifrs/meetings/2025/june/trustees/concept-paper.pdf
¹ 专有成本(Proprietary costs)指企业为了保护其专有信息、竞争优势或核心资产而产生的成本,或者由于信息泄露可能导致的潜在价值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