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海县审计局: 着眼经责审计‘小切口’ 提升干部监督大质效”
近年来,东海县审计局坚持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强化干部日常监督的重要抓手,围绕“强化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干部履职担当”两条主线,找准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着力构建“组审联动”大监督格局,切实提高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加强审前沟通,实施审计计划会商机制。年初项目计划制定时,县审计局与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等部门建立项目计划共商机制,共同研究审计对象建议名单,充分征求领导干部监督的需求,结合审计资源实际,有序安排项目计划,提升审计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施的可控性。
二、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库,实施动态分类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东海县经济责任审计五年规划(2022—2026)》,按照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性质、职能和经济活动规模,将全县122个县直部门、乡镇(街道)、园区、国企等单位,划分为A、B、C三类,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库,分别采取不同的审计方式,既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覆盖,又实现对人、财、物、事的重点监督。
三、联合制发提示单,划出全面从严治党履责“警戒线”。与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巡察办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系统梳理新任职“一把手”所在单位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近三年来,共为51名新上任“一把手”制发《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履责提示单》,对履职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做好监督预警和风险防范。
四、深化结果应用,嵌入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坚持把经济责任审计成果作为“审事识人”的重要载体,每年底,项目结束后,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及时报送县纪委监委和县委组织,归入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参考;促进县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东海县干部监督信息沟通办法》,加强信息沟通传递,织密干部监督信息网。强化纪巡审财贯通协同,增强监督合力,近三年向县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48条;制定出台《审计整改约谈办法(试行)》,约谈情况及约谈后整改情况作为整改责任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及约谈对象述责述廉的内容,推动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延伸阅读:
十堰:坚持科学规范 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安徽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安徽高质量发展
甘肃增强审计监督实效护航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