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五部门联合纠治屡审屡犯问题
近日,甘肃省委审计办、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监委、省审计厅五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审计发现屡审屡犯问题追责问责办法(试行)》。《办法》共六章三十条,聚焦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难题,着力构建“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定责问责—考核绑定—警示曝光—整改跟踪—长效治理”的全周期闭环管理体系,首次从省级层面建立统一的追责问责标准和程序规范,推动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巡视巡察等贯通协同,坚决防范“审而不改、改而又犯”现象的发生。
突出政治引领,夯实制度执行根基。《办法》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监督和问题整改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牢牢把握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突出“审计监督首先是政治监督”的定位。通过建立完善屡审屡犯问题追责问责机制,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有管理权限部门的依规问责处置责任,以及审计机关的督促检查责任,推动实现责任认定可衡量、治理成效可考量。
瞄准“屡审屡犯”,亮明问责清晰标尺。《办法》明确将屡审屡犯情况纳入审计重点关注事项,首次作出明确界定,区分为“同一问题重复出现”和“同类问题反复出现”两类,自上而下沿监管链条列举了不同情形的判定标准,划分了三个层级责任单位的责任,同时明确被审计单位执行层、管理层、领导层人员的责任,形成双向压力传导,确保追责有据、问责精准,推动问题纠治从“单个整改”向行业性地域性“系统治理”拓展,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坚持标本兼治,推动常态长效治理。《办法》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不仅强调“事后问责”,更注重“事前预防”和“源头治理”。对屡审屡犯问题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不仅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还要深入剖析问题成因,查找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推动有关单位建章立制、完善机制、规范管理。同时建立跟踪监督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纠治措施落实到位。对反复整改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将提请纪检监察机关从重处理,推动形成“审计一点、整改一类、规范一域”的综合效应。
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制度落实见效。《办法》要求,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屡审屡犯问题纠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动态跟踪管理。审计机关将建立健全屡审屡犯问题跟踪监督机制,对典型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或通报曝光,推动制度落地见效。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追责问责程序规范、责罚相适、结果公正、执行有力,让问题纠治见真章、见成效。
新疆:召开整改工作专题调度会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召开审计署反馈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专题调度会议,通报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总体情况及重点难点问题整改进度,听取了自治区有关地(州、市)、部门单位整改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审计署2021年以来对自治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相关地(州、市)、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强调,审计整改工作是检验各地各部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标尺,必须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以此次调度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力以赴做好审计整改工作,以整改的实际成效,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要求,一要压实整改责任。各整改责任单位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将整改任务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对整改难度大的重点问题,进行挂牌督办,确保整改工作按既定进度推进。二要加强协同配合。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整改任务,要建立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整改合力。牵头整改单位要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配合部门要积极主动作为,共同推动问题解决。三要强化跟踪督查。审计部门要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单位,适时开展“回头看”,多杀“回马枪”,加大对整改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力度,重点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定期通报整改进展情况。坚决杜绝简单化、纸面整改等形式主义问题,切实将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责问责。四要注重长效机制建设。要以审计整改为契机,对屡审屡犯的重点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调研和整治,分行业领域形成案例库,印发各地举一反三,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堵塞制度漏洞,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河南郑州:开展审计整改起底清零专项行动
河南省郑州市审计局开展审计整改起底清零专项行动,对2019年以来审计署、省审计厅及郑州市本级审计查出的未整改到位的55个问题进行全面起底排查,采取清单化管理、个性化推进、动态化督导的方式推进整改落实,牢牢把握四个关键环节,逐个“对症治疗”,有力化解审计整改难题,取得扎实成效,维护了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一是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将排查出的55个问题建立专项台账进行管理,逐一向涉及的市直部门及区县(市)等28家整改主体责任单位反馈问题清单,要求每个责任单位对每项整改事项都要明确整改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并向市审计局报备。
二是分门别类,对症下药。将55个问题区分为资金类、项目类、管理类、政策类四类,指导整改责任单位针对性采取相应的解决处理办法。对存续时间长、成因复杂、涉及利益群体多、相关政策不确定等整改难度大的事项,召集责任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共同会商研判,分析卡点堵点难点,强化有解思维,理清整改路径。
三是加强督导,严肃问责。市审计局成立督导组,先后深入市城乡建设局、巩义市平顶寺铁矿尾矿库闭库治理工地、郑东新区项目建设工地等重点整改事项现场,实地检查督导整改进度,有力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并对个别整改工作不主动、不积极、不担当、不负责的,严肃追责问责。
四是严格验收,确保质效。按照“见人见事见物,见文件见制度见成效”的整改标准,从严核验各责任单位上报整改结果和佐证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防止表面整改、纸质整改、虚假整改,确保改彻底、改到位,取得扎实成效。
延伸阅读:
临清落实审计整改市财政加快滞留资金拨付
湖北首批审计整改专项审计调查报告出炉
秭归:多维发力全面提升审计整改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