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山:以专项审计助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作者 成芬 陈文忠
今年以来,通山县审计局聚焦民生实事,着力开展养老服务领域专项审计,通过靶向发力、技术赋能、需求导向等举措,切实推动养老服务效能优化提升。
一是深耕政策研究,夯实审计监督基础。紧扣地方养老体系服务职责,将《民政部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湖北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分析作为开展审计的前置性工作,系统梳理政策逻辑关系与制度边界,深化政策背景研判,综合分析政策实施的社会基础、经济环境及群众需求,精准把握政策制定初衷与实施预期,提升审计判断的科学性、前瞻性。
二是借力大数据技术,强化审计监测与反馈。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整合民政、人社、医疗等部门相关身份认证、生存状态、服务记录等数据信息,对服务资格审核、财政补贴发放等关键环节开展穿透式审查。针对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机构运营资金沉淀、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及时形成《养老服务机构补贴资金使用亟待规范》等3份专报呈送县领导及民政部门,既为服务绩效评价提供可靠数据支撑,也有效遏制了资金分配中的浪费与滥用现象。
三是立足需求导向,优化养老服务供给。以老年群体“急难愁盼”的实际诉求为审计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座谈交流等方式,广泛收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真实评价与个性化需求,精准掌握养老政策落地实效。针对农村福利机构设施落后、床位空置率高、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难等问题,推动民政等部门关闭8所硬件设施差、服务能力弱的农村福利院,并配套印发《通山县公办养老机构安全管理规定》等5项制度,有效提升了公办福利院服务能力与规范化水平。
延伸阅读:
德惠市审计局开展文物保护资金专项审计
湖北开展乡村产业融合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十堰聚焦规划等开展工业园区专项审计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