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湾:‘三链融合’织密监督网 集中进点开启‘攻坚模式’”
近日,十堰市张湾区审计局按照年度计划召开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集中进点会,以“集中会诊”形式对该区文化和旅游局、综合执法局等4家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区经责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代表及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参会。
今年以来,在区委审计委员会统筹部署与上级审计部门业务指导下,区审计局落细落实“三大行动”要求,以“研究链、技术链、规范链”三链融合为抓手,推动经济责任审计从“传统查账”向“系统监督”升级,为领导干部履职行权划定“清晰标尺”。
一是深耕“研究链”,锚定审计靶向。坚持以研究型审计思维开展经责审计,将“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贯穿审计全程,把审计发现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考量,抓好区委审计委领导批示落实工作。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通过查阅会议记录、财务凭证、实地查看等方式,研判项目关键点和风险点,兼顾重点与全面、查账与查物,让审计监督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二是激活“技术链”,实现精准提效。针对传统审计“人工查账效率低、疑点筛查不精准”问题,区审计局深耕数字化审计转型:组建大数据工作小组,在财政、民生资金等项目中实施“业务+大数据”双主审模式,按照“因数施策”构建项目分析模型,疑点实时推送审计组现场核查,大幅压缩现场审计时长。同时,建立《审计问题综合分析数据库》,归集历年审计全量资料,实现“政策、问题、案例”一键查询,既为当下审计提供历史参考,也为后续合规检查留存“证据库”,推动审计结论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支撑”。
三是筑牢“规范链”,强化风险预警。为破解审计“查完就过、整改乏力”难题,区审计局积极构建经责审计规范化体系。通过横向对比不同单位审计特色亮点、提炼共性问题,纵向分析同一单位历年“老问题反弹”“新领域风险”情况,动态优化《经济责任审计参考指南》;向被审计单位发放《领导履行经济责任风险提示函》,梳理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推动领导干部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防险”,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延伸阅读:
聊城:出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
重庆注协举办经济责任审计帮扶活动
商河四招式推动经济责任审计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