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埇桥区审计局:‘三步走’筑牢自然资源审计防线”
近日,埇桥区审计局聚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审前精准调研、审中聚焦重点、审后严抓整改”三步走工作法,强化审计监督效能,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推动自然资源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审前深调研,奠定审计“坚实基础”。为确保审计靶向精准,埇桥区审计局将审前调查作为关键前置环节,通过多维度举措夯实基础:一是精准定位方向,梳理被审计领导干部岗位职责及所在单位资源特点,重点关注任职期内政策执行、重大决策、资源管理及生态制度建设,制定针对性强的审计实施方案,避免“无的放矢”;二是实地核查底数,审计组下沉被审计乡镇,现场勘查水资源、土地利用、林地分布等情况,通过实地核实、群众走访锁定违规主体、时间、地点等关键要素,为审计取证提供第一手资料,杜绝“走过场”。
审中抓重点,打出监督“组合拳”。审计实施阶段,埇桥区审计局对照省、市、区要求,结合区域实际锚定重点,确保监督精准有效:一方面聚焦核心领域全覆盖,将水资源保护、林资源管理、土地政策执行、生态监督及专项资金使用纳入重点范畴,全面排查资源管理薄弱环节与风险点;另一方面紧扣关键指标严核查,重点审查资源环境决策履行、约束性指标完成、开发修复成效及资金项目绩效,通过数据比对、现场核查、台账审查,精准发现资源浪费、监管缺位、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以审计倒逼责任落实。
审后严整改,织密成效“保障网”。为避免审计“一阵风”,埇桥区审计局构建全流程整改监督机制,确保成果落地:首先客观评价定方向,依据审计情况对领导干部资源资产领域履职作出客观评价,针对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整改建议,为后续工作指引方向;其次清单管理压责任,建立整改问题清单,明确任务、责任主体与时限,实行“挂图作战”,推动责任压实到岗到人,杜绝“推诿扯皮”;最后跟踪督办促实效,通过定期回访等方式全程督办整改,确保问题逐项清零,将审计成果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提质增效的实际成效。
延伸阅读:
提升审计监督质效、推动办好民生实事
泰安出台公共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
平度:推进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