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业规划正文
 

中国没有CFO

来源:南风窗   发布时间:2005-02-24  作者:文平   编辑:sunnyboy

阅读:2320  打印   RSS 字号:||

    “CFO(首席财务官)这个新生群体的诞生是公司财务职位的革命。”10年前,美国著名的商业杂志《财富》,在一篇题为“超级CFO”的封面文章中对CFO过于短暂的历史,作出了一个并不夸张的定性描述。

10年后,中国北京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业杂志——《新理财》,也恰逢其时地推出了一期封面文章《虚位以待》,鼓捣他们关于CFO的“中国概念”。缘于该杂志的财政部背景,《新理财》在漫天飞舞的年度人物评选中,发起了一个让中国公众普遍陌生的“2004中国CFO年度人物评选”。谁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CFO?谁将是2004年度中国大陆最出色的CFO?上市公司的CFO中谁最诚信?一场中国版的“CFO秀”,以三个大大的问号拉开了他们的虚拟帷幕。截至本刊发稿时,最终必将胜出的10个CFO的名字,还躺在20个候选人的名单中。

当评选主办者声称“公司首席财务官现在已成为最热的财经名词之一”时,有资深财经记者窃笑说:“我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经验告诉我,没有几个会计业外人士,知道CFO就是Chief Financial Officer的简称,更没有多少人知道,它与CEO有什么样的分别,它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

无论如何,这场“秀”还是轰轰烈烈地上演,并成功了。2004年11月中旬,新理财杂志社凭借一长串机构的名单启动了迄今国内最具权威、规模最大的CFO评选:财政部会计司、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澳洲会计师公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

有了这些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助力,可以参选的上市公司基于不同的考量,纷纷站到“在诚信中走向职业化”的旗帜下,自觉不自觉地卷入这场人为的“CFO秀”。

尽管主办者在操作初期显示出诸多草率的特质,商业和财政系统的人们还是对整个“秀场”给予了认同。评委之一、清华大学于增彪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引导社会公众关注CFO这个新兴群体,引导CFO注重诚信的价值,引导CFO奋力朝职业化的方向努力,最终赢得最大程度的社会认同。

显然,官方权力机构对这场中国本土“CFO秀”的价值判断,与于增彪大体相似,而非闹剧似地遴选出10个最优秀的上市公司CFO。从评选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名单中,大略可以看出官方欲借此评选推动中国CFO职业化的决心:财政部副部长李勇为评选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冯淑萍、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为评委会副主任。

冯淑萍说,她希望是次评选能对CFO的素质提升有所助益。冯是业内最初意识到会计师团队素质亟待提高的人士之一,并倡导了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的研究。是次评选,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FO能力框架研究课题组”担负了评选的具体技术评估。具体操作过程大致如此:技术评估小组对由各省会计学会、评选专家提名的100位CFO入围者,根据上市公司公开资料和本人访谈对其进行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再由评选专家根据评估报告投票选出20人的备选名单。

两个多月以来,新浪网上的评选如火如荼,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的眼热,由此可见一斑。专家分析,这场本属于小圈子的业内“秀”之所以能够聚拢社会公众的眼球,与2004年年末中国企业界假账事件频发的危机有关,创维、伊利、健力宝等巨头纷纷出现财务管理问题,昭示出中国企业财务方面还存在诸多漏洞,以及选择CFO制度的必然性。

 CFO:蹒跚踯躅中成长

2002年11月28日,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经过表决,更改了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英文名称,沿袭了13年的“Chinese Institute of General Aountants”,被改为“Chinese Association of Chief Financial Officer”,相应地,原先的缩写“CIGA”,也改为“CACFO”。

是次会议上,“总会计师”4个汉字得以继续留存,但其英文表述也改变为“CFO”。舆论认为,更名的背后,是一场更加意义深远的角色和职能改变。

CFO在全球的历史不过20余年。于增彪说,CFO是日益纷繁复杂的经济运行的伴生品。1980年代初,只有美国的少数跨国公司设有CFO一职。十数年后,新经济的大潮使CFO一职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呈遍地开花之势。据普华永道调查显示,当下,CFO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战略转型,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演变成为CEO的伙伴,起到的是企业设计师的作用。而中国的CFO制度尚处于转型期。生意场上的所谓CFO,多是传统的财务经理或总会计师。就CFO的设置而言,国有企业的财务大多由总会计师负责。大多数的上市公司则设置了财务总监一职,负责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及财务管理。此外,深圳、上海等国有资产投资管理类公司下属公司设置了财务总监。

于增彪对记者说,中国的总会计师制度,是苏联经验的翻版,与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组成的“一长三师”的企业干部管理体制相匹配;“总会计师”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厂长负责。在中国转轨为市场经济体制后,总会计师的职责收缩为只对总经理负责。

非但形成机制具有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当下仍在发生效力的有关规定及条例,亦显现出总会计师制度与计划经济的高度相关性。国务院1990年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就曾明确规定,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需要设置总会计师;中国《会计法》也明确规定,国有独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都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直到近年,中国部分省市才陆续出台了些许染有市场经济色彩的地方性法规,确认CFO的核算和监督职责。继上海与深圳制定了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管理的暂行规定后,广西、山东、浙江、云南、广东、江苏等省市也相应制定类似规定。

而今,“CIGA”业已告别历史舞台两年多,但真正的CFO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虽此,于增彪等人还是对中国CFO的蹒跚成长, 表示欣慰。

不敢说不的CFO

2004年11月30日,知名私营企业创维集团的CFO和董事局主席黄宏生等管理高层被香港廉政公署传讯调查。此番祸起,部分原因是2000年创维以“创维数码”寻求在香港上市之时,涉嫌聘请外部会计师制造假账,报高该公司彼时的财务状况。

不仅仅创维,2004年底,中国企业界危机频发,伊利、健力宝等企业巨头纷纷出现财务管理问题,中国企业财务方面的诸多漏洞一一曝显。冰冷的现实表明,培养敢对假账说不的CFO已迫在眉睫。换言之,完善的CFO制度已成为中国企业不得不的必然选择。

创维的CFO被带往廉政公署的消息在中国会计界引发了殊大的震荡。业内人士大多为之叹惋,却少有指责其职业道德的低下。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一名汪姓注册会计师说:“指责CFO做假账,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在道德和利益的边缘徘徊的人,最终没有几个不堕落到利益的怀抱。”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CFO 的新闻 关于 CFO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