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职业规划正文
 

中国没有CFO(2)

来源:南风窗   发布时间:2005-02-24  作者:文平   编辑:sunnyboy

阅读:2320  打印   RSS 字号:||

 

汪说,不但中国如此,美国也不例外,虽然它未必像中国这么具有普遍性。

2004年,意大利帕玛拉特公司的会计丑闻再一次震惊世界,公司CFO索尔达托竟是这宗丑闻的创意者,和老板坦齐串通一气欺骗投资者。此前,美国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也都跟企业的CFO扯上了干系,甚至引发牢狱之灾。据美国著名杂志《首席财务官》所做的调查:大约17%的受调查者表示在过去5年间,他们的老板都曾要求他们至少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过一次修改。

迄今,尚未发现中国CFO在这个层次上的调查,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5年内,肯定不止17%的受访者被他们的老板要求对财务报表做过不止一次的修改。中国,CFO通常都由CEO任命。有人撰文说,CEO显然也希望CFO跟他一条心。否则,完全可以让他卷铺盖走人,反正对这个肥缺垂涎三尺的人多的是。所以,当CEO与CFO诉求不一致时,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完全按他的意思办,求得暂时平安,待到东窗事发,再身陷囹圄;要么做一个正直的CFO,但后果是在瞬间失去很多,甚至是饭碗。

最近出版的由本刊记者袁卫东撰写的《跨越:柯达在中国》一书中记载了柯达公司CFO毕盛的一段话:“当CEO提出做假账这一要求时,我会觉得处理起来很简单,就是向他说‘我不干’。同时我会向董事会,特别是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报告,他们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当他们看到我的报告之后,那个被炒鱿鱼的人有可能不是我,而是CEO。我是公司的最后一堵防火墙,当然,我也有一个安全门,就是审计委员会。”

毕盛说:“美国商界有一个谚语,‘一只手铐是铐四只手的’,寓意是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要由CEO和CFO同时签署并承担责任。我一辈子也不愿意被戴上手铐,因此我会毫不犹豫地向假账说‘不’。”

但是中国CFO处境可能不会这么轻松。当下,CFO究竟是对经营层负责,还是对董事会负责,在中国尚处于争论之中。尽管理论上说对董事会负责是不言而喻的,可是中国的CFO却总是迁就现实。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一名教授说,从根本上讲,中国CFO不敢对CEO说不,是中国CFO群体的地位决定的。CFO群体在我国尚存在独立性不强、过于依附公司管理层、社会对CFO认知度太低、CFO角色定位较为模糊等问题。换言之,CFO在我国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在公司管理的变革中还不具有独立的话语权。

 时不我待

2004年10月中旬,第35届IAFEI(国际财务总裁协会联合会)世界大会在佛罗伦萨举行。这是一次全球CFO的盛会,希望中国CFO们快速融入国际化的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特地邀请了一拨中国的CFO出席,并与西欧各国财务官协会、北欧各国财务官协会、东欧各国财务官协会联络访问考察。

这一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也正式加入IAFEI,走向世界,融入世界CFO的大舞台中。

其实,早在两年前,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变更英文名称的时候,细心的人们就看到了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试图与国际接轨的强烈愿望,乃至中国欲将“总会计师”重新定位为真正的“CFO”的良苦用心。在国外,企业的“一把手”通常被称为“CEO”(首席执行官),而“二把手”就是“CFO”(首席财务官)。官方人士宣称,中国总会计师英文名称的改变,体现了内生的国际化诉求。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中国CFO制度不能尽快实现国际化和职业化,CFO丑闻的增多将是一个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考量中国所面临的经济情势,CFO的国际化和职业化,已时不我待。

在于增彪等专家看来,卸任两年有余的前国务院总理朱基对CFO在中国的茁壮成长,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为打造现代企业制度,朱基在副总理任上,就着手推动中国CFO的国际化和职业化。朱履职期间,促使中国相继开办了北京国家会计学院、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厦门国家会计学院。2002年后,3万余名总会计师,开始有步骤地进入分别在北京、上海的国家会计学院进行“转型培训”。据悉,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会计师差不多都在世界银行贷款的帮助下,经过回炉锻造。

诸多受访者认为,国际化最要紧还不是国际化的培训。因为“中国并不缺少具国际化水平的CFO”,真正缺少的是“与国际化接轨的CFO制度”。一个教授CFO的博士生导师不无揶揄地说,国资委在国内招考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如果我去考一个CFO的职位,连考试资格都没有,因为我不是处级干部,不符合他们开出的一系列报名条件。

事实上,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CFO不会也不可能会在市场经济初期完成自己的国际化。专家称,欧美国家,CFO已广泛地活动于战略规划、业绩管理、重大购并、公司架构、团队建设以及对外交流等领域。他们引领关键性变革,并作为CEO(首席执行官)的合作伙伴参与公司决策。而由传统的会计、财务经理和总会计师等制度演化而来的中国CFO,在各个企业中充当的角色大相径庭。部分CFO尚未进入核心管理层,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具体的基本核算和日常财务工作方面,无暇顾及企业长期战略规划、财务规划、重大投资项目决策,更无暇顾及推进国内CFO制度的建设。

当下,对比欧美国家,中国CFO的地位还比较尴尬。他们还没有完成自己的职业化。于增彪解释道,所谓中国CFO职业化,实际上是说中国的CFO群体或工作要和国外同行一样具有特殊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这一点他觉得只要努力去做,就不困难。困难的是CFO职业化的另一个特征:特殊职业行为规范。知识和技能的灵魂是职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规范的灵魂是职业道德,而职业道德的灵魂则是诚信。在我国CFO职业道德建设即将起步之际,“2004中国CFO年度人物”评选的发起,并以“在诚信中走向职业化”为主题,算是抓住了CFO职业的本质特征,代表了社会良知,也表露了数万CFO的心迹。

诚信之所以让人觉得难,是因为CFO这个职业,还没有回归到本位。美国咨询机构Heidrick & Struggles针对美国“财富1000强”的CEO进行了问卷调查,91%的CEO认为CFO是他们的战略经营伙伴,并有1/3考虑将CFO作为他们的继承人。而中国CFO在公司中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营伙伴。其地位要逊于主管生产、销售和后勤的负责人。至于CEO和CFO之间的关系,CFO们倾向于认为是上下级关系而非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在《总会计师条例》中规定: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如果完全按照这种设定,总会计师的权责范围应该与CFO接近,是很大的。但后来的实际操作证明,企业往往更重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的配置,而忽视了总会计师,会计师要进入领导班子,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很多企业都设立了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的地位更是被往下压了,成了企业的四把手,甚至五、六、七把手。

20世纪80年代以前,CFO的主要精力集中于: 对外遵循准则,提供财务信息, 对内提供成本信息,并进行成本管理。20年过去了,虽然再也不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不少CFO却依旧埋在账本堆里。他们的工作重心,还不是以股东价值创造为基础参与公司战略。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邓传洲是本次评选CFO秀的技术支持者。他说,在美国,CFO几乎参与了与股东价值创造相关的所有公司战略。由于CFO在公司战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CFO在美国成为与CEO或董事长并肩的高级职位。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谢荣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从严格意义上看,在目前阶段,中国没有真正的CFO。于增彪说,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职业化。“中国公司需要CFO职业化,没有职业化的CFO,现代化公司是不可思议的。当然,职业化的CFO也以现代化的公司为平台和依托,没有现代化的公司,职业化的CFO同样是不可思议的。”他说。

上一页 1 2
更多关于 CFO 的新闻 关于 CFO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