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可以创造,但是细节往往更能决定成败,抱着这样的做事态度我不仅避免了许多工作的失误,同时对于细节的完美苛求也成就了我相关部门之间的和谐沟通。我们公司与政府部门联系比较多,而我负责公司的统计业务,需要每月向各有关政府部门报送各种报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我对这项看上去不起眼的工作做了更多的一些细节调整,如每月提前报送,传真过去后打个电话确认,有特殊数据进行标注并进行提前说明等等,这些小小举措大大方便了我们之间的沟通,使报表上的每一项显得更加清晰,有条理,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而这些细节之举也为我在年末捧回了不少奖项,直到我不做这项工作以后他们还有事直接联系我,让接手统计的同事有些不适应。
三、思想有多远我就能走多远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比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其实事业和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都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奋斗过程。
2004年3月,当我被确定为成本课后备课长人选时,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与挑战。我知道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仅凭原有的知识积累去把工作做好那是一种奢望,我要学的还有很多。所以我开始有意识的去广泛涉猎财务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汲取工作中所需要的营养,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大量的学习、阅读中,我进一步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与学习的快乐。
我十分推崇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所提倡的“系统性思考”的观点,因为要作好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建立起系统思考的模式,才可能把工作做到万一疏,达到整体工作的最优。所以为锻炼自己的系统思维,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从完善自身的短木板开始。
我清楚的知道,对于自己在工作中的专业技能而言,虽然自己在多个岗位做过,但对各个财务相关岗位的了解的还不够深入,只是点到而止,缺乏一个专;而就成本课内的整体业务而言,我又无法更好的将各个岗位的业务提纲挈领贯穿起来,又缺乏一个广。所以我首先从提升自己的实务操作能力与分析判断能力入手,在日常业务中,我开始留心观察各个相关业务操作的每一个步骤,把每一个工作环节容易犯的错误以及注意事项记录下来,几个星期下来竟然整理出厚厚的一本,我把这样一个小本放在手边随时查阅,从而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公司后来应用了ORACLE公司的ERP系统,为了摸透这洋玩意的秉性,我首先从熟悉操作手册流程开始,在测试系统里模拟操作,然后实地观察业务部门的操作流程,将数据流程在内心里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体系,这样可以一眼判断出数据出错在哪个环节,我想这也许就是会计人推崇的经验吧。
记得《一辈子只做一项工作》一书中说人的一生都在不停推销自己,向老板、向同事、向朋友等等,其实想想也很有道理的。我清楚自己有时不注意自我推销技巧,经常不加掩饰的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不顾对方感受,结果也可想而知了。在看了大量沟通技巧以及管理方面的书后,我渐渐处触摸到了沟通的真谛,并总结出三条沟通技巧来约束自己,其一为态度要真诚,用心去和对方沟通;其二语言要婉转迂回,从对方容易接受的地方入手,然后一环扣一环连接到矛盾点,让对方感觉理由充分;其三是沟通后用行动来做一些有助于整体改善的事情,对改善的结果予以关注。经过这三条沟通法则的约束,我的沟通技能与沟通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一次恳谈会上,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由于我巧妙的应用了这些沟通技巧,把握了良好的度,在对其他部门提建议时不仅没有遭到对方的不满与反感,反而获得了对方的认可,使原本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
2004年10月,毕业一年后,我被任命成本课见习负责人,负责成本课的整体工作。
却顾所来路,苍苍横翠微。从毕业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其中滋味也许只有自己清楚,但不管在职场成败得失如何,我仍然坚信如果我们能象艺术家追求自己作品一样的认真态度来精心做自己的工作,那么每项工作都将是你的完美作品。还是那句话:以最完美的工作状态完美的做好每一件工作。
最后请允许我这样结尾:
如果职场是海,那么2003年我明白了海纳百川的胸怀。
如果职场是山,那么2003年我知晓了五岳览众的气概,
碧海无涯,我是一条笨鱼,海很大。
穹山无尽,我是一只菜鸟,山很高。
点此阅读全部职业规划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