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上海今年以来推出的各类招聘会达数十场,记者注意到,招聘单位动辄十万元年薪的“高薪诚聘”也不鲜见。然而,高薪并没使应聘者高兴起来。
小张告诉记者,毕业后他被一家著名的会计事务所录用,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拿了六千元,事务所承诺一年后收入就可翻一番。然而,才工作几个月,小张就被压得喘不过气了:每天工作10多小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两点。为此,他不得不重新走上应聘之路。他说:“过去我对高薪诚聘这样诱人的单位很有激情,但现在清醒了很多。你想比别人多拿1倍的薪水,就要付出双倍的精力。量力而行才是对自己负责。”
王女士则告诉记者,她经人介绍,跳槽进了一家公司做会计,对方开出的月薪是10000元,加上奖金等,月收入可达16000多元。然而,由于王女士本来学的是信息技术,并没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而且公司与不少外企有生意上的来往,要求王女士必须看懂外语账目,这对已经30多岁的王女士来说有许多困难。为此她走进了上海人才市场,一心想重新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面对那些打着“高薪诚聘”的应聘企业,她感叹:找工作还是实际点好。
拿着一份高薪,危机感却时时存在,这是许多应聘者的观点。因为高薪是有代价的,经常加班、难有休息日、难以排遣的压力,必然伴随健康受损、衰老加速。
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胡羽认为,潜力大压力就小。那些能胜任目前工作,又有相当潜力的应聘者,这样的人即使给他高薪,他也不会有多大压力。而如果仅仅是为高薪而高薪,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应聘者,最终肯定会背上很大的压力。高薪敢不敢拿,取决于有没有真才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