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实在不好听,一万个人初次听到一万个人也要想到避马温,实在令人郁闷。 我出去做客户,一般不提中文名字,只说自己是“KPMG”的。这四个字母,好像倒真的是四个创始人的名字。我们自己人常拿自己开玩笑,说KPMG实际上是“坑骗蒙拐”,我想做会计师倒是真有这样堕落的可能。我知道台湾的毕马威叫做“安侯建业”,也是很好听的名字。
安永和安达信就不说了,可能也有很好的意思可以讲出来,不过我不知道。
我毕业的时候论文的题目是对比内资事务所和外资事务所区别的,那个时候查了很多资料,做了很多功课,所以最后得了一个优。但后来进了四大,才发现自己写的只是很粗浅的皮毛。
我实习的时候在一家local所,干得还算不错,实习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还被派往一家公司,带领另外一个实习生单独做一个清算审计的项目。这种充分的信任感可以催生很强烈的成就感,对刚毕业的小孩子来说,可以快速的建立自信。后来进了德勤,如我前面所述,我变成了新出炉的影帝,简直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忙。我还有个朋友,外经贸的研究生,CFA,刚到K记的时候赶上一个很大的项目,被任命为:“Key person”,于是他每天的任务,就是保管Key和餐票。我曾经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这样,四大所设定的新人成长期比较长,所以按部就班的让小朋友慢慢的长大,把基本功打扎实,比如保管钥匙和餐票,就可以培养小朋友的责任感。这样的设想要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小朋友全都心甘情愿的留在这里十几年,这样当他们按照精心设计的培养计划健康成长起来,他们当然可以成为很优秀的会计师。但是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资本市场刚刚建立,大量企业需要到本地的资本市场或更成熟的资本市场融资壮大,作为资本市场的活跃力量,会计师只能前仆后继,日以继夜。高强度的工作往往超越人的极限,当生理反应战胜责任感的时候,就是很多小朋友选择退却的时候。可是这个时候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把本领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