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为才有位——访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张凤阁
“历史上美元对日元曾经跌破80,现在是120。日本财年到3月份结束,普遍认为随着3月份海外投资大量购买日元,加上日本政府的推动,日元会升值。”乍听到这段话,我们会以为是分析师在谈论汇市,其实这是出自大连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张凤阁之口。张凤阁如此关注汇市,是因为他正在为集团的日本海外经济协力基金项目贷款做掉期保值,按现行汇率测算,预计至贷款全部还完时,可为集团节省财务费用1200万美元。
如此成绩,令张凤阁谈起金融工具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还有世界银行贷款,是世界银行通过财政部转贷,我们通过混合贷款置换世行贷款,即向中国银行借入低息美元归还世行高息美元贷款,利率采用固定加浮动相结合的方式,规避美元利率变动风险,为集团公司节省利息支出100多万美金。人民币方面,我们也做了利率掉期,效果非常明显,半年就可节省财务费用二三百万。” 除此之外,张凤阁们还利用集团内部银行的沉淀资金在国债回购、新股申购及战略投资上频频出手。
张凤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财务人形象,在他身上我们几乎找不到长期从事传统财务工作在这一群体的言谈举止中留下的印迹。而张凤阁却是标准的“科班”出身。从1975年入行算起,他做了三十多年的财务工作。从会计而至副科长,再至副处长、处长、总会计师,光是财务处处长就做了15年,坐上总会计师的位置至今也已经有5 年。“财务工作做的时间长了,思维就会受限制,考虑问题非常窄,发表意见的可参考性也不太。”张凤阁感慨地说。那么,张凤阁是如何由传统体制脱胎换骨,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现代企业CFO的?
重要的是善于学习
发达国家企业中有相当比例的CEO出身于CFO,而在我国,企业财务当家人成为主要负责人的为数很少。传统财务工作对人的思维方式的束缚是一个重要原因。可喜的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正在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财务信息在企业决策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总会计师或者CFO的职能也正从单一的财务领域逐步扩展到经营领域。目光敏锐的先行者已经洞察到了这种变化,他们已经或正在从只从事财务工作的会计师向参与战略和决策的CFO转型。张凤阁就是这样一位洞察先机的人。
张凤阁认为,做好财务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大局观:“总会计师的思维、理念非常重要,要能够站在整个企业集团的大局考虑问题,跳出财务、超越财务来履行职责。”
要做到具有大局观,就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张凤阁说“现在的总会计师不再只具有单纯财务方面的职责,专业特点不再明显,干一项工作可能牵涉很多方面,要求总会计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才能胜任。”企业财务实践的不断创新,也在时时挑战着总会计师们的智能。“有的时候要求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拿出东西来,这就考验你的功底了。如果没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就不敢承担责任。艺高人才能胆大。”
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可以说是张凤阁能从财务处长走到总会计师这个位置的重要原因。虽然长期从事财务工作,但他十分注意向周围的人学习,经常思考为什么做业务、做技术出身的人能当总经理,而财务出身的总经理很少?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向周围人学习,使张凤阁自身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贞观长歌》中,谏臣魏征以其渊博的知识和超凡的辩才,每每说服唐太宗纳谏,也给张凤阁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就是理论功底,这非常重要。当别人不接受你意见的时候,要有很强的理论功底来支撑你的意见,一次就能把意见说得非常精辟,非常透彻,让别人无从反驳。”
有为才有位
张凤阁是一位实干型总会计师,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有为才有位。”他说“你真正发挥了作用,没有老总不认可的。如果说你地位不高,你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作为不大。”而大连港的企业化改造和集团管理层对财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也给了张凤阁一个施展才华的绝佳平台。在集团,除了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张凤阁还兼任预算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财务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分管集团的计划管理、统计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管理、资产管理中心和内部银行等工作;同时还兼任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
张凤阁认为,会计核算已经成为财务管理最基础的工作。随着财务管理职能的提升,大量的工作应是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给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决策意见。目前,在业务部门的价格策略方面,大连港集团形成了分货种、分操作过程的成本效益测算制度,每半年测算一次。对大连港全年完成的各种货物所发生的成本,测算到每一吨花了多少钱、单位贡献、边际贡献率等。这项工作对业务部门承揽货物、合同定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为价格是浮动的,由于竞争的需要,有些业务可能保住边际就行了;而有一些是垄断性的,可能就会用完全成本法,还要加点利润。
在企业改制上市、合资合作方面,财务部门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像改制上市,哪些资产放进去,哪些不放,放多少,财务部门都要考虑到,都要拿出意见。”张凤阁说。
2006年4月28日,集团占有62.09%股权的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当时创下了H股上市的3个纪录:散户认购倍数850倍,一次性冻结资金1860亿港元,利息1.08亿,相当于发行费用,基本做到了零成本发行;机构申购超过40倍;香港股民每手赚了3650港元,年度每手收益排第三。上市公司涵盖了集团两个最主要的优质资产——集装箱和油品,H股上市后募集资金25亿港元;上市公司同时也承接了集团转移过去的32.8亿债务,上市后还了15亿,大大降低了负债率,节约了财务费用,减轻了集团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