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我曾经冷静的分析过我的这段遭遇。按照面试者的逻辑,如果我毕业之后,便从一而终—小马就是个忠诚的好人—小马可以被录用。但是我同时也发现了这其实是个有趣的悖论。按照事情发展的逻辑,我们可以设想以下几种可能:
1)小马毕了业就一头扎进D记,不肯出来—小马无法学习内审知识—小马无法应聘该职务—小马无法被录取。
2)小马加入火车驴拉后不肯出来—小马的见识狭窄,业务平庸—小马不可能挤掉P记和D记的姐妹—小马无法被录取。
3)小马加入毕马威后不肯出来—小马忍辱负重等着升经理升合伙人—小马不会把简历投回老家—小马无法被录取;
综上所述,可怜的小马不管怎么做也无法被该公司录取。
残酷的生活真让小马为难呀。
不过在感恩节里想起这样的往事,我还是愿意把这件事情想得积极一点。要是我回了天津,我会错过一个很不错的老板,错过一个出色的team, 错过老王,小曼,小婕,张总,错过审计师的浮生六记,错过你们每一个人。
可能生活就是这样吧,让你错过了一些什么,是为了不让你错过更多。
(八)
今天看了一个朋友的跟贴,忽然想起外婆。我很小的时候和奶奶住在一起。每周只能和外婆相聚一天。周六的下午是我最快乐的时光,院门口传来自行车铃的时候就是我会飞一样的冲出去,简直比刘翔还快—那是舅舅家的表哥来接我。
外婆是个小脚老太太,但是身材挺拔,态度安详,常站在夕阳里等我。我从表哥的自行车上跳下来的时候,她会笑咪咪地掏出一个黑色的皮夹子,从里面抽出5毛钱,说:“去买大冰糕吧。” (当然冬天可能是些别的东西,一般买什么取决于馋嘴的小马。)我舍不得把钱都买了吃的,还会买点玩的。比如小时候我们都玩过一种画片,2毛钱就能买一大张,上面印着各种各样的神话人物。西游记的就是72张。把它们剪成一小张一小张就能玩了,规则很简单,有画的一面朝上,用手掌去拍,用掌风把画片拍过来就算赢。我们把这样的画片叫做毛片。我一直很怀念这个游戏,话说时间到了90年代,正在上中学的小马随口问一位女同学:“你小时候拍过毛片吗?”女同学:“¥%*+)*^%^$@”
除了画片,我还会买很多的劣质的小刀小剑,把它们摆满一床。外婆在睡梦中常常能从身子下面抽出一把武器--幸亏都是塑料的,不然我恐怕会被我妈打死。
那个时候外婆家有一个很小的红色壳子的电视,只有12寸。外婆每个周六晚上都会抱着小电视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剧。我则躺在床上把玩一床的冷兵器。外婆看完电视常常说,给我砸砸腿。于是我抄起一把木头柄的毛刷子给外婆砸腿。一边砸一边数,1,2,3。。。。。。就这样砸着砸着,我长大了,外婆就老了,外婆就没有了。写到这里,我很想念我的外婆。外婆辛苦一生,走过无数上山的路。可能对她来说,这是唯一下山的途径。
那一段时间我常常上招聘网站,看看有没有机会。此外,每天还能收到几封其他部门离职同事的farewell letter. 我发现很多同事都喜欢用英文写告别信,写英文吧,除非很自信,不然就会写得很空洞,都是谢了这个谢那个的。我想这样的客套只有当事人看了才有感觉,如果那样倒不如只发给当事人,不要浪费我的邮箱空间。这倒不是说小马度量狭窄,连邮箱空间都要唧唧歪歪,事实是我很希望这些临别之人,其言也善,说点有用的话能够给我这样的晚辈一点启发,帮我做个决定。
后来的某一天接到了一个电话,说一个管理咨询公司的地区合伙人想见见我。那个给我打电话的女孩子语速奇快,我根本听不清那个公司叫什么名字,又怕追问起来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只好支支吾吾的答应。
于是我在某一天的早上赶去面试。那家公司当时坐落于一幢我非常喜欢的写字楼。楼的后面是一条安静的林荫路,四周的树都正值壮年,枝干挺拔,叶子碧绿。一阵微风吹过,会有哗哗的轻响。马路上的人和车都少,便道上有几个简易的健身器材,间或会有一两个老人慢悠悠的锻炼身体。我走在这样的路上,心情就会很愉快。觉得就算去面试,这样的环境也可以让人放松下来,享受一会难得的宁静。很多时候我看到悠闲的人们,都会生出真诚的羡慕。他们可能也在上山,但是神色安详,步履悠闲。从来没想过尽早的赶路,而更愿意常常停下脚步,驻足远眺。我可以很轻松地超过他们,向上攀登,但是也轻松地错过了很多路上的美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