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稳健知进退
稳健原则是会计体系中的一个独特原则,它反映出会计看世界的独特视角:防患于未然、才美不外现。在个性张扬、人心浮躁的年代,很多人缺少的就是这种会计理念。稳健原则启发我们得意不可忘形,前进时要为撤退做准备,低潮时要为高潮蓄势能。稳健原则指导下的会计报表展示出素面朝天、不施脂粉的内在美,同样,稳健原则指导下的人生喜怒未发,发皆中节,进退适当。
明公允知中偏
“公允”也是会计理论体系的一大创造,在对“真实”这一类似绝对真理的漫漫追求中,“公允”提供了一个大家可以共同接受的类似于相对真理的中期目标,达不到绝对真实,至少可以相对公允。公允原则把民主的思想活泼地引入到会计计量的技术实践。一项资产如何计价,公允原则要求我们寻找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平”、“知情”、“自愿”是公允原则的主要特征,也为我们的为人处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系。“诚信为本、心无谗曲”强调的是公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的是知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自愿。如果做到了这三点,再复杂的事情也能找到各方所普遍接受的方案,达到“公允”。反之必然障碍重重,纷争多起,搞得焦头烂额而不得其门。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领军人才尤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潮流引导型哲学素养,注重超越会计的技术属性,去关注会计生态、会计价值观和会计品质等精神世界。什么是潮流引导型哲学素养呢?这是相对于应用型哲学素养而言的,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和提升。它包含着“自度度他”的理念,不再是仅仅强调“由规则知对错”,而是要追求“由对错知规则”,通过实际应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订规则,这就要求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更加深邃的智慧。对会计而言,如果说应用型哲学素养的价值要求是“不造假”,那么对潮流引导的要求则是“不糊涂”,要通过哲学思辨的训练达到四个“了然于心”:自我他人了然于心、个性共性了然于心、当前长远了然于心,相对绝对了然于心。这里说的自我不是指我们个人自身,而是指会计主体、会计学科和会计行业。不少人习惯于自我、他人概念的机械划分并往往在价值取向上厚自薄他,利自损他。会计的合并报告和责任中心理论突破了会计主体的自他绝对界限,可以做到“其大无外”,母子公司、企业集团、甚至一个行业、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全球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在会计视角下类似于将全球作为一个完整会计主体时所接生的递延借项,若不及时消化,日积月累,必成祸端。同时会计主体也可以做到“其小无内”,一个车间、一个班组、甚至一名工人、一件产品都可以成为一个会计主体。同样,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会计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边界划分也一如会计主体的边界,充满了相对性和多重性。这对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冲击,也对会计信息的评判体系带来了严峻挑战。领军人才要能够直面这些问题和挑战,并通过探索和实践,努力取得成就。
“道不远人”,会计领军人才完全有可能在潮流引导的基础上,在全面促进会计事业科学发展的领军道路上,深思彻悟,观达真理,成为会计背景出身的哲学家,朝着如北宋大儒张横渠所言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生理想不断迈进。
以上是我对会计与哲学问题的一些初步认识、感想和体会。作为结尾,我想强调的是,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容器,可以从中捕捉和把握人类精神和人类历史演变的轨迹及趋向。学习哲学本身不是目的,关键是要通过哲学的思辨,尽可能从宏观上把握时代精神以及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趋势,进一步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自身的战略思维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使会计职业自觉和卓有成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财政经济工作。
长风浩荡千帆起,正是描绘宏图时。中国会计事业国际化的进程刚刚开始,我希望大家在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凝心聚力,竭才尽智,实现一个又一个跨越,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摘自《学与感》王军著人民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