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会计规范虽然也是历经波折、多有反复,但毕竟是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和层面上展开的,所以,两相比较,评估业给人的感觉就有了华而不实、大而不当的感觉。我们的从业者虽然对此心知肚明,但大家都在无奈和叹息声中继续自说自话,而并不真正在意客户的真实意图和实际需要何在,至于评估业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实在是顾不了那么多了。
话又说回来,我的感觉是,十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可以让大家反思的基础,因为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失败的教训和一丁点成功的经验,虽然少,但毕竟很珍贵。而且,似乎是时势驱使,已经有一大批活跃在一线的评估师们清楚地意识到了我们的问题所在,并正在虽然艰难但很积极地寻求出路,寻找我们自己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发展方向——虽然在过去、也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仍然要靠别人来掌控命运。这是难能可贵的,这也许是评估业与会计分家的最有价值的意义吧!
所以,我们在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经历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分家,对我们来说可能是阵痛,也可能是对生命活力的一次新的绽放!
三,评估一二四
我这篇文字所拟用的标题本应是“评估一二四”,但考虑到我所想要写的内容是三个方面或者说分三部分,所以在大标题上加了三。但我这一部分要说说评估的一二四,这是我个人对评估的一点理解,可能很不成熟,但希望能与大家交流。
1、评估第一猜想。自从接触资产评估的第一天,就对评估方法有很深的感触,事实上,无论说法怎么变,但基本的评估方法还是没有变,虽然我们现在对于评估方法的定义还不是很完善,但三种基本的评估方法却是人尽皆知的。而我所谓的评估第一猜想,就是评估师们经常讨论的不同评估方法所得出的评估结论的异同问题。因为很多朋友都主张:“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评估方法应该得出基本相同的评估结果。”对此我个人是认同的,但我同时强调,这到目前为止还只能算是一个猜想,一个尚难从理论上证明或者反证的猜想,而这大概可以算是资产评估学中的第一猜想罢。不过我对三种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有另外一点感想,那就是成本法与市场法具有相同的思想体系,而收益法则不然。
为什么说成本法与市场法具有相同的思想体系呢,因为它们的思路从渊源上说归根结底还是成本体系,只不过作为基准的成本有所差异而已,如成本法要求确定的重置全价,在很多文献上认为重置全价是全新资产价格,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是带有一定局限性的,比如经过更新改造设备或者不动产之后,其重置全价既可以按全新的来确定,也可以按更新改造后的公允价值来确定,区别在于评估确定的成新率的基础有所不同。在对此有了基本认识的前提下,我们再来看市场法,其实所谓的参照物的交易价格本身不过是一项 “非全新资产”的重置价格,所以,重置全价可以理解为参照物的现时取得成本,而所谓“全新资产”在这里也不过是充当了参照物而已。
不过收益法就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乃至所要评估的对象也是不同的,成本法和市场法所要评估的是以相同或者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历史成本)为基础来确定评估对象的交易价格的基础,从理论上说是考察评估对象的交换价值;而收益法则是以未来现金流量为基础,从理论上说是考察其获利能力。
所以,三种方法在本质上看其实是两种思路的三种具体操作方法。虽然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艰辛,三种方法可以取得相类的结果,但目前情况下,我们尚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折现率来保证这一点,除非我们以前两种方法确定一个结果,然后用插值法来求证,但这已经违背了评估的精神。目前我个人对此问题的认识是,折现率不是唯一确定的,因为其中包含着委托人的期望因素,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望。评估师不能绝对地假定所有人都有完全相同的期望。
2、评估的两个原则。因为社会经济的复杂性,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评估对象评估价值的变化,所以评估要确定一系列的原则,但我个人认为比较基本的有两个:⑴评估基准日唯一确定原则;⑵评估价值类型唯一原则。第一个原则没有什么需要多解释的,第二个原则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强调的评估价值类型不是指目前准则中所列举的几大类价值类型,而是更加细化,乃至评估师针对具体项目而定义的价值类型,只有这种价值类型的唯一确定,才能保证评估结论的可理解性和无歧义。当然,这也是评估师专业水准的体现。
3、评估的四个重要假设。⑴公允价值假设,即评估师所提出的价值结论是一种公允价值专业意见,是经济行为决策的参考依据,而非唯一确定的交易价格保证;⑵特定目的假设,评估工作的展开以及评估结论的提出是基于特定的评估目的的,而非任意目的;⑶交易环境清晰假设,评估师应该清楚交易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包括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限制,并应该清晰地记录乃至在报告中描绘这种环境,因为这是评估结论赖以成立的基本条件,有时是极重要的条件;⑷个性从属于共性假设,评估价值以交换价值为基础,与历史成本、使用价值以及社会学价值并不具有必然的对应关系,所以,委估对象的个性因素常常会被弱化乃至摒弃不予考虑,但这一点并不是排除所有的个性因素,有些个性因素对资产交换价值具有明显影响,比如乾隆题诗的名画真品,但这种情况需要特别考虑并明确指出是否考虑了其影响。
似乎拉扯得有点远了。其实也正是如此,我发现,其实自己几乎都没有意识到,多年来,在内心深处,藏着对资产评估的深深的爱恋,一旦动笔,总有很多话想要说,而且总觉得说不完,道不尽,也许在以后,还有很多我问题要细细想,还有很多话要慢慢说。我希望,在未来的这一条路上,我们一起走……
原帖地址:http:/.esnai.com/bbs/bbsView.aspx?announceID=4465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