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完董事长,出来后又我又问自己:这次找工作这么顺利吗?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第五周周二,我接到了电话。我没有被录用。在我没问原因之前,对方就说到公司对我的专业能力表示肯定,只是这次公司招聘没有适合我的职位,公司将会在以后有合适的职位时首先联系我等等之类的话。我很冷静地问:这次公司最终招了几个人,对方说招的是出纳、普通的会计记账人员。
我被忽悠了。
挂断电话后,我很气愤。我在这个公司的招聘上,等待了一个月的时间,最终却有如范伟对于赵本山的结局一样。求职不被录用是很平常的结局,但被忽悠却让人难以接受。
之后有一周的时间我都不在状态。
打起精神,我又投入到求职轨道上去。
有一次去一家公司面试,是第一次面试。面试我的是公司的财务总监,招财务经理。我们专业谈得比较深入,其他方面也聊得很好,也谈到了工资。看得出来她对我很满意,她甚至给了我她的名片。她是公司总部(在外地)审计部的,派到这个子公司来兼财务总监,曾经在事务所做了好几年。
谈完后,我正准备起身离开。她忽然说,总经理今天应该在,她去看看,如果在的话,今天就见总经理。我一听,坏了。事实如我意料的一样,和总经理并没有谈什么实质内容,也不可能谈到什么实质内容。
财务总监和总经理都是总公司派来的,从聊的情形看,财务总监要重点对总部负责,而不是重点对总经理负责。在这种情况下,总经理不可能同意一个财务总监急切地、单独地推荐的一个人选。
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再没有接到这个公司的电话。
她可能没有多少担任公司财务部门领导的经历,和公司领导相处的经验也比较欠缺。事实上,财务部门工作和审计工作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在审计中,如果证据充足,有的程序是可以省的,但财务上确不能。就拿这件事来说,她不应该当时就把我带去见总经理,这是对总经理权力的一种漠视。我相信她是有人事权的,但她违反了程序,没有应用好。即使我是最合适的人选,也是她满意的,但我却被更快地排除在外。
不管怎样,我祝福她。
之后又有一家公司,总部在外地。我已经经历了三次面试,第一次是人力资源部的,后两次是财务部门的。按照公司的程序,财务系统的招聘,自进入专业面试开始,就一直在财务系统行进,第三次面试通过的就要报总部财务部门批准,之后再返回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从第一次面试算起,已经两个月了,从第三次面试算起,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打了几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门,仍旧没有结果。公司从事的行业受金融危机及国内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我想这是时间拖得这么长的原因之一。
对企业也好,对个人也罢,渡过冬天是最重要的。现在想来,前次的国企招聘,可能也是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吧。
不管怎样,危机终会过去的。
如今我已经在一家公司上班了。
时间到了2008的最后一个月。2008,对我、对大家、对国家、对世界,都是特别的一年。而对我来说,2008更是非代表性的一年。
我想,没有比2008更糟的了,所以,要有那么一点点信念。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