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史话正文
 

为吸引外资 28年前上海滩重现会计所

来源: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02-23  作者:郭廷炜   编辑:caoqiaobo

阅读:3206  打印   RSS 字号:||
见证时刻:1981年1月1日。见证人物:原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顾树桢、高钟德。见证地点:中山东一路33号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要吸引外资,必须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其中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1979年10月财政部发文要求上海市试点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于1981年1月1日正式成立。

 

到2008年底,上海已有会计师事务所237家,注册会计师16000多人,他们以优良的执业质量和信誉取信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为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见证首单

 

 筹建长达1年邀会计学泰斗出山担纲

 

在记者看来,这件事有点不可思议: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正式成立于1981年1月1日,但是,当天没有任何仪式、办公地点的大门口没有挂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没有上班、办公室的门关着无声无息……

 

这一天,世界上肯定发生了无数件值得记载的事情,而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正式成立无疑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件。几位耄耋老人顾树桢、高钟德、陈顺沐忆起当年的往事都异口同声:“没有,没有,当天没有任何活动。”当天是元旦,国定假日自然是不上班的,在这批务实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干事情的人,要花钱的仪式当然是能省则省啦。

 

当顾树桢在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现在的办公地点——威海路755号上宽敞气派的文新报业大厦20楼里,向大家谈起昔年旧事可谓感慨万千。据他回忆,1979年10月财政部发文提出了在上海市试点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他时任上海市财政局副局长,分管财务会计,负责筹建工作。筹建过程长达1年多,主要解决的是“人员”和“地点”问题。

 

成立会计师事务所是对外改革开放的需要,因而特意邀请了我国会计学界泰斗、立信会计学校的创始人潘序伦先生出山担任第一任董事长,这使事务所一开始就受到了各方的重视和支持。第一届董事会有9位董事,除潘序伦之外,其他8位是顾树桢、顾濂溪、陈敏之、陆修渊、娄尔行、梅汝和、高钟德、顾福佑。

 

我国建国后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就这样成立了,最初的称谓是“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

 

事务所成立之初,吸引外商来华投资工作刚刚起步,事务所仅有两家客户——中外合资迅达电梯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这两家还是老会计师凭老关系在事务所成立之前建立的客户关系,其中,迅达电梯于1980年9月2日就已与事务所签订了上会所的第一笔业务委托书。

 

记者寻访

 

轧进外滩33号不做假账博得外商信赖

 

28年来,事务所发展壮大已五度搬迁,但它的起步却是在一间不起眼的小屋里,这间小屋就是在外滩(中山东一路)33号院内。如果现在来到33号找寻事务所的痕迹当然一无所获,但顾树桢提起当年的那间小屋仍神情昂然:“轧进33号不容易噢!”

 

为什么要轧进33号呢?顾树桢是有意图的,33号里都是外经贸委的涉外机构,事务所设在这里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开展。但顾树桢并不受欢迎,他被告知没有空房了。他不甘心,转了个弯子请汪道涵市长说情,汪市长认为“理由是充足的”,事务所最终向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借到了一间办公室。不过呢,这间办公室里还有一只办公桌是贸促会的,团委的人也要从这间房里走进走出,办公条件真是比较差。

 

1 2 下一页
更多关于 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会计现代史 的新闻 关于 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会计现代史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