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会计史话正文
 

为吸引外资 28年前上海滩重现会计所(2)

来源:青年报   发布时间:2009-02-23  作者:郭廷炜   编辑:caoqiaobo

阅读:3206  打印   RSS 字号:||
见证时刻:1981年1月1日。见证人物:原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顾树桢、高钟德。见证地点:中山东一路33号
  成立之初,上海市财政局拨款1万元作为开办经费。节省起见,员工不仅自己找门路买木料请人加工办公桌,还自己动手粉刷墙壁。

 

第一届董事之一的高钟德向记者展示一张珍藏多年的泛黄照片,那是第一次董事会出席人员的合影。

 

事务所开业第一年仅有注册会计师8人,都是一些解放前曾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退休老会计师。后来在财政局支持下,从财政局举办的注册会计师培训班中遴选了10名职龄内的人员进所,成为建所初期的基本力量,这10位员工被所里同仁戏称为“十兄弟”,成为所里的业务骨干。

 

“不做假账”的宗旨是会计师行业立身之本。上会所的注册会计师说:“在涉外业务中要一碗水端平,体现我国的开放政策和商业信誉。”无锡一家中瑞(典)合资华瑞制药有限公司,委请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验资工作。由于汇率计算差错,致使外方吃亏了1000多美元,会计师查核发现了错误,作了调整。该公司总经理奥尔森看了验资报告书后说:“我从此相信上海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是‘独立、客观、公正’的。”

 

回顾历史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注册会计师制度是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手段之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制度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伴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与发展而产生。至今的80多年间,行业历经了开创、停业、恢复和发展的过程。

 

据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介绍,1949年初,上海曾有会计师事务所100多家,会计师人数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为全国之首。解放初期至1980年期间,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模式,注册会计师行业基本处于停办阶段。

 

1978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模式的逐步确立,1981年经市财政局批准,成立了改革开放后的全国首家会计师事务所——上海公证会计师事务所(1983年1月1日更名为上海会计师事务所,1998年改制后演变成为现在的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随后,各家事务所逐步恢复和创建。1987年4月9日成立了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1997年4月30日,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上海市社会审计协会实现了联合,通过清理整顿和脱钩改制,本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市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共有会计师事务所237家,其中有限责任制事务所141家(含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事务所8家)、合伙制事务所69家、兄弟省市设在本市的分所27家。注册会计师16000多人,其中执业注册会计师4523人。业务收入每年以2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2008年达70多亿元,成为上海市场中介经济鉴证类最大的一个行业。

 

上一页 1 2
更多关于 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会计现代史 的新闻 关于 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会计现代史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