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中心|设首页|入收藏|English|移动版|客户端|可做什么?|
首页 认识会计 会计人物 会计史话 职业规划 职场故事 职场动态 求职参考 实务操作 书讯书评 
您的位置:首页职场天地书讯书评正文
 

《数字真相系列——会计博弈》一书已经出版

来源:中国会计视野   发布时间:2009-03-02  作者:视野   编辑:mopyfish

阅读:9496  打印   RSS 字号:||

很高兴读到王大力、孙旭东所著,即将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博弈》。这是一本可读性很强、内容与时俱进的书。首先吸引读者的是书名“会计博弈”,读者可能会提问:会计还博弈?博弈什么?博弈各方都有谁?

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不但文笔活泼、资料生动、读来有趣,其实也讲究阐释和分析逻辑,不乏深度。所以,我很乐意为其写序,也顺便表达一些自己的想法(确切地说,是断想,因为在为这样一本有趣的书写的短短的序言里,不太适合用专业术语来表达和陈述对一个专业话题的完整看法)。

(一)

  据我所知,许多不具备会计知识的人初次拿到公司年度报告,翻阅着陌生的审计报告、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都会有一些疑问或感慨:

审计报告好像都是模棱两可的套话呵!

报表数据精确得难以想象呵!包含着那么多大楼、厂房、机器设备的企业整体价值,在报表中居然能精确到人民币几角几分!

看欧美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价值连城的财产价值也能精确到欧元、英镑、美元的几角几分!

看起来,会计真的是一门精密科学呵,不亚于、甚至可以与物理学和数学的精确相媲美了!

表面的格式化和标准化背后,有什么奥秘?

财务报告和会计报表信息真正的精确度如何呢?靠谱吗?

从报表再看下去,还有繁杂的表外会计数据、拗口的专业术语注释和补充说明信息,如何阅读才能看出些门道?

对于这些疑惑,需要学习一些会计知识,需要懂得一些关于会计准则的道理。

(二)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包含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这是继1992年实施两则、两制,《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以及2001年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的会计规范一再改动,大的变动有过几次,小的变动则一直没有停止过。

为什么要不停地改动呢?用大家都听得懂的话说,就是“与国际接轨”。

与国际接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专家们给出了至少以下三种解释:(1)自己不单独搞会计准则了,完全“接受”国际会计准则;(2)自己还制订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3)自己还制订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

与国际接轨中的“接受”、“趋同”、“协调”,都是会计界专业人士和学者们无休无止讨论、争论的概念,变成或体现为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时的具体含义,其实才是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

进一步看,好的会计准则是否会导致“会计等效”呢?当然不一定。从会计准则到“会计等效”,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包括能被充分认知、能够有效执行、配合以高质量的审计,还需要有来自专业的和社会的监管。

(三)

在欧美社会,会计准则的建立和制定固然是由会计职业团体主导和执行,但决不是一个孤立的会计专业技术过程。必须提到两个特点:其一,订立会计准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专业标准制定过程,而是多种角色参与、多重利益考虑、多维视角审视的经济标准制定事务。这一点,从美国FASB的成员结构就可以看出。其二,会计准则从起草、讨论、征求意见到最后定案,是一个留有充分参与和反馈时间的民主过程。由于这两个特点,会计准则在生效之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各种经济利益的均衡。

那么在各个国家和经济体,包括在中国,包括会计领域的国际组织,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生效是否都具有上述两个特点呢?这显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

我个人认为,在当今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经济环境里,将会计准则制订看作是一种专业技术工作,甚至被划分为某个专业团体、某个政府机关的职权范围,而对会计准则的整体经济后果不够重视甚至忽略,是非常不对的。
不管什么会计准则,都会有其经济后果,也就是会计准则对企业、对国民经济、对全社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影响。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会计学术研究的经典话题之一。

(四)

会计准则对各种经济交易事项,通常都会给出多种具体处理方法供选择。对各种备选处理方法的选用是否恰当,并不是科学问题,选择过程和结果不表现为明显的黑白、是非、对错,所以需要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做出“专业判断”。所谓判断的专业性,就是能够给出“合理的”、“支持性”的专业解释。正是这些专业解释,常常表现得云山雾罩,让大众摸不着头脑。

王大力、孙旭东所著的《会计博弈》,能够帮助读者拨开雾罩。对于资本市场中大多数非财务背景的“冲浪者”,或者欲将理论联系实际,或者期望通过案例理解专业知识的广大学者、学生及从业人员,都是极有益的可读之书。
在本书的理论篇部分,作者设计了九章,分别就若干会计准则的经济背景和经济环境、公司实施准则行为、会计准则制订者行为、专业准则与法律的关系等专题,深入浅出地给出解读。

在本书的案例篇部分,作者设计了十五章,通过对多家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解析,让读者体味了如何用会计信息衡量公司价值的不确定性、意外性,甚至于荒谬性,揭示了公司管理层的“灰色”运作和新准则运用中的“玄机”四伏。

当然,本书中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譬如,对一些公司报告中新出现的、与财务会计信息高度相关的重要话题,书中没有涉及(如内部控制、社会责任等)。不过我觉得,对于会计博弈这个话题,本书有了开头,不论作者本人还是其他研究者,都会以现有基础为起点,不断拓展和继续深入。

王立彦
  
2009年元月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会计博弈封底推荐词:

专业解释常常云山雾罩,让大众摸不着头脑。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拨开雾罩,它不但文字活泼、语言生动、读来有趣,其实也讲究阐释和分析逻辑,不乏深度。对于资本市场中大多数非财务背景的“冲浪者”,或者欲将理论联系实际,或者期望通过案例来理解专业知识的读者,这是一本极有益的可读之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立彦

拓展证券投资者的考量视角,夯实投行分析师的研究方法,提升政府监管层的专业底蕴,警示公司管理层的“灰色”运作。本书值得中国资本市场所有参与者精读。
——《证券市场周刊》常务副主编,中国机构投资者研究中心顾问  高翔,

议会计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绘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众生相”,析会计信息使用各方的博弈,揭新准则运用中的“玄机”,通会计信息和资本市场的“任督二脉”,思有效资本市场的“基本要素”,启管理者思维,求会计行业“至善至美”。本书说真话,倡真理,出真知,是当今会计界不可多得的优质读物。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会计系主任  王纪平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颁布后,各种介绍、解读、分析的书籍层出不穷。然读到本书,顿觉一缕清风拂面。书中通过理论与案例的有机结合,展现了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的风雨路程,是一本帮助会计实务工作者理解、执行与实践新会计准则的上乘指南。
——百联集团置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史敏

本书视野书店将有售,网址:shop.esnai.com。联系电话:400-700-1200

 

更多关于 数字真相 会计博弈 的新闻 关于 数字真相 会计博弈 的论坛帖子
返回职场天地首页 >
 
 用户登录
视野周刊订阅 回顾>
热门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