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才培养的层次方面,毛华扬指出,会计信息化人才目前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应该有不同的培养计划。
一是一般性的应用性人才,这个层次的人才将来要在现有教育的基础上加深应用层面的培养;二是开发、维护性人才,这些人才主 要是面向大型企业和财务软件公司的开发、维护、服务及营销的需要而培养的,他们需要具备复合型的信息化知识体系;三是分析、管理类人才,这些人才主要是满足高校信息化教学和软件公司等大型企业需求分析、咨询顾问、管理提升等方面的需求。
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可以另辟蹊径,企业也要着力培养自己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江苏电力的一位财务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一些通用的财务软件,往往难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企业着力培养的往往是那些既充分了解企业需求,掌握全面的会计业务知识,又是软件编程方面高手的人才。‘梧桐树下凤凰栖’,企业应该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留住优秀人才。”
提升高端人才职业含金量
“对于选择会计信息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职业含金量,这对于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杨宝刚最后表示。
目前,会计的信息化带给从业人员的好处已经非常明显,例如替代了手工劳动,提高了效率,对管理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如何把信息化对管理的提升作用完全体现出来,增加对数据的深度挖掘,起到控制和预测的作用,是未来信息化人才培养需要考虑的问题。
除此之外,毛华扬认为,专门的信息化资格认证很必要。现在信息化已经有了初级资格的考试,可以考虑设置中级信息化考试和高级信息化考试,也可以考虑在继续教育中加入信息化教育方面的内容。如中级职称聘任与会计信息化中级认证相对应,以提升从业人员对于会计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提升的要求。
“设立这样多层次的信息化资格评价,对于信息化专门人才培养既是件好事,还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没准还会催生一个职业培训市场的发展。”毛华扬表示。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请毛华扬老师为信息化人才培养提一些建议,他中肯地说了简短的三句话:一是要加强学历教育,夯实专业基础;二要充分积累实务经验;三是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提升创新能力。“成功没有秘诀,但却有规律可遵循”。